[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千古流傳。他所作的這首《江上漁者》正反映了他同情、贊美勞動者的思想,所以膾炙人口。這首詩除了表現對漁民疾苦的同情、對其勇敢精神的歌頌外,還具有耐人尋味的哲理性。它使人懂得:美好的成果是經過艱苦勞動得來的。我們對任何事物,都必須全面地看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這兩句寫岸邊的情景。因為鱸魚美味可口,凡在長江兩岸來來往往的人,都十分喜愛品嘗鱸魚。當春暖花開之日,在江邊來來往往的人是非常多的,對鱸魚的需求量也十分大。由此可見鱸魚味美,卻不易得。這樣也就自然地引起后面兩句詩來。這兩句中一個“但”字,寫出了人們對鱸魚的偏愛,只知道喜愛鱸魚的美味,卻不知其來之不易。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這兩句寫漁民在江中打漁的情景。詩人將鏡頭轉向江面,讓讀者看到一幅漁者在驚濤駭浪中打魚的畫面。詩中用一片落葉來形容打漁船之小,這就與江上的風波形成鮮明對比。一葉扁舟,時時被巨浪吞沒,更見其危險。只知喜愛品嘗鱸魚美味的人,往往是不會聯想到打魚人的艱辛的。故而詩人特意提請他們觀看那出生入死的場面。
這首詩說明了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未必看到另一面。詩中要“君看”,則是看到事物的前因后果。這不由人聯想到現代作家冰心的詩:“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繁星·五十五》)
范仲淹的詩,風格豪放,樸實明健。這首詩“言近而旨遠,詞淺而意深”,做到“寓華于樸”、“寓絢于素”,用“平凡淺近的語言,勾畫了動人的場面,表達了深刻的道理。袁枚說“詩宜樸不宜巧,然必大巧之樸”(《隨園詩話》),這首詩正做到了這一點。
上一篇:《此日不再得示同學(節選)·[宋]楊時》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沙上鷺·[唐]張文姬》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