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隱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這首詩原來是個很長的題目:《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這詩題等于詩的一篇小序,說明了作詩的緣由。“冬郎”,是晚唐詩人韓偓的小名。他的父親韓瞻,字畏之,與李商隱是好朋友,且是連襟關系。大中五年(851)秋末,李商隱離京赴梓州(今四川三臺)入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府,韓偓才十歲,就能夠在別宴上即席賦詩,使一座盡驚。大中十年,李商隱返回長安,重吟韓偓五年前的詩句,甚為感慨,寫了兩首絕句酬答。
這里選的是兩首中的第一首。這首也就是因了“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情理兼佳而聞名。雛鳳清脆的鳴聲,比老鳳更為悅耳動聽。李商隱將韓偓比作小鳳凰,以鳴聲比作他的詩作,說明新生事物總是朝氣蓬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符合辯證的法則。有人把“老鳳”說成是比韓偓的父親,這是沒有注意到第二首:“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詩下原注:“沈東陽約嘗謂何遜曰:吾每讀卿詩,一日三復,終未能到。余雖無東陽之才,而有東陽之瘦矣。”以沈約讀何遜詩,比自己讀冬郎詩。且此兩絕是“兼呈畏之”的,說老子詩不如兒子,于情理不合。這里的“老鳳”實泛指老一輩的人,包括自己在內,既自謙,又是對晚輩的贊譽。如僅此一句,詩又顯得義瘠詞貧,而是由鳳聯想到所棲的梧桐。萬里丹山,一片青桐,桐花爛漫,鳳鳴婉轉,構成繁花如錦、鳳聲似樂的意境,其中雛鳳的清音圓潤,和老鳳的蒼老沉雄相呼應,相襯托,相比照,則雛鳳鳴聲悅耳動聽更為突出。
“雛鳳清于老鳳聲”和上兩句緊緊相聯。“十歲”的小孩,與“雛鳳”的意合。“裁詩走馬成”寫詩快速,“冷灰殘燭動離情”詩又極富感情,產生了“連宵侍坐徘徊久”的佳句,不愧是“雛鳳聲清”。事實上,韓偓后來確實成了名詩人,只是那首有“連宵侍坐徘徊久”的送別詩失傳了,殊為可惜。這首詩的哲理性寓于比喻之中,又構成優美意境,因而廣為傳誦,歷久不衰。
上一篇:《聞尹師魯謫富水·[宋]梅堯臣》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題墨竹·[元]楊載》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