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司空圖
我祖銘座右,嘉謀貽厥孫。
勤此茍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衒士所恥,慈儉道所尊。
松柏豈不茂,桃李亦自繁。
眾人皆察察,而我獨昏昏。
取訓于老氏,大辯欲訥言。
這首《自誡》詩,集中表現(xiàn)了司空圖所尊崇的做人準則,正如詩起句所言,是以古人的座右銘為祖本,用了自誡,也作為遺留給子孫的教言。且認為只要勤勉不怠,恪守不丟,可使“令名”長存,美名久傳。詩開頭四句,寫了作此詩的意圖、作用和價值。中段四句即為自誡的內(nèi)容,末四句為結(jié)束語。因此中段的四句為此詩的核心,也就是自誡內(nèi)容之所在。
“媒衒士所恥,慈儉道所尊。”媒,由中介的舉薦而構(gòu)成關(guān)系,原系寫男女之間關(guān)系,《禮記·曲禮》:“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后借用作君臣之間。衒,同“炫”,炫耀之意。這句意為讀書的士人,認為自媒自炫,自己去自薦或炫耀,以邀寵得位,是可恥的行為。慈,原為父母對子女的愛,也作子女對父母的孝敬,《莊子·漁父》云:“事親則慈孝。”“儉”與“衒”對舉,則為謙虛意。對人恭敬,謙虛謹慎,這是士“道”所尊崇的。這兩句以整飭的偶句,鮮明的對比,鏗鏘的音節(jié),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人格的理想追求,鄙棄那種吹牛拍馬的卑劣行為,推崇孝親敬友的高尚品格。繼此兩句理語之后,詩人輔之以具體形象:“松柏豈不茂,桃李亦自繁。”松柏無繁花闊葉,可是四季常青,能說它不茂盛嗎!桃李繁花似錦,也是它自己的本身力量的體現(xiàn),而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必去自媒自夸。司空圖所自誡的,一是要自立,不依傍外力;一是崇實,不騖虛聲;一是敦品,以道為尊。
詩的末四句為結(jié)束語,“眾人皆察察,而我獨昏昏”,察察,明貌,既是謙詞也是反語。世人皆明而我獨昏,實為眾人皆昏唯我獨明。世風日下,媒炫成風,而我獨以此為恥,獨尊慈儉。并說明這一觀點來自于老子,大智若愚,大辯若訥。不以花言巧語媚俗,不以趨炎附勢獲寵,保持節(jié)操。司空圖處于唐末亂世,他正道直行,“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古訓》)因而屢遭貶謫,后來終于隱于中條山,確實履行了他的“自誡”,保持了內(nèi)心的潔凈,行為的正直。這首自誡詩雖然形象不夠豐滿,詩味也匱乏,可是語意明白、結(jié)構(gòu)嚴謹,作為誡言還是可讀的。
上一篇:《縱筆·[宋]蘇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自遣詩三十首(二十四)·[唐]陸龜蒙》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