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鄭燮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在這首題畫詩中,鄭燮出色地回答了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人生新舊交替的問題。
一般說來,人,作為個體,在經歷了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事功可觀的壯年時代之后,隨之而來的便是身心俱老的晚年。到這時候,雖然依舊“志在千里”,卻不得不安于“老驥伏櫪”的現狀;雖然依舊“壯心不已”,卻不得不為“烈士暮年”慨嘆了。這一永恒的遺憾使一代代敏感的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早在東漢末,無名詩人就發出“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古詩驅車上東門》)的悲吟。以后,魏晉時的名士阮籍哀嘆“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詠懷》);西晉英雄劉琨為“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重贈盧諶》)而痛苦;東晉忠臣郭璞因“愧無魯陽德,迴日向三舍”(《游仙詩》)而懊喪。南朝民歌更不加修飾地驚呼:“人壽百年能幾何?后來新婦今為婆”(《休洗紅》)。在這前后,詠嘆這一主題的詩歌不知多少。它成了人們心理上難解的死結。
難得的是,鄭燮在這首詩中卻從另一個角度來對待這一問題。
首句“新竹高于舊竹枝”,爽朗地承認并愉快地接受了后來居上的現實。次句“全憑老干為扶持”,熱情謳歌舊竹扶持新竹的功績,充分肯定老干在新舊交替中已盡了自己的天責。
后兩句樂觀地展望未來:“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龍孫”,本是筍的別名,這里用來指嫩竹。十丈是虛數,暗示嫩竹的高度又將大大超過“高于舊竹枝”的“新竹”,有一代勝似一代的意思。“鳳池”,鳳皇池的簡稱,魏晉至隋唐指中書省(全國最高政務機關),這里用來代指華美的地方。“繞”,形象地寫出嫩竹即將繁衍成林的景象。
從當前展望未來,是舊竹扶持新竹,嫩竹更多更高;從未來追溯本原,則整片竹林都是在舊竹扶持之下成長起來的。這就有力地肯定了舊竹的貢獻。
這首詩寫的是竹子,也是人生。鄭燮曾說過:“嘆老嗟卑,是一身一家之事;憂國憂民,是天地萬物之事。”(《自序》)由于作者具有將天地萬物放在一身一家之上的高尚情懷,才能不因舊竹老于新竹、卑于新竹而嗟嘆,才能看到十丈龍孫生機無限的前景,并在這一前景中看到老竹的價值。
上一篇:《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宋]張元幹》原文
下一篇:《登鸛雀樓·[唐]王之渙》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