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友人》言情贈友詩歌
密云翳陽景①,霖潦淹庭除②。
嚴霜雕翠草,寒風振纖枯。
凜凜天氣清,落落卉木疏。
感時歌 《蟋蟀》③,思賢詠 《白駒》④。
情隨玄陰滯⑤,心與回飆俱⑥。
思心何所懷,懷我歐陽子。
精義測神奧⑦,清機發妙理⑧。
自我別旬朔,微言絕于耳⑨。
褰裳不足難(10),清揚未可俟。(11)
延首出階檐,佇立增想似。
這是一首抒情詩,根據詩的內容看,作者寫作當時正值深秋,睹物傷時,不免引起思念友人的深情。這首詩“遇思入詠”,好像面對朋友傾述衷曲,環境的清寥,情緒的黯淡,思友的深切,都在具體事物的形象描寫中表達出來,詩風明朗,渾然天成是其最顯著的特點。
開始六句從所見、所聞入手,依次寫出秋景、秋聲,作者捕捉了具有典型性的景物點明季節,以敏銳的觀察力選擇了秋天所特有的自然界的變化加以描寫,勾畫出滿目悲涼的畫面。第一、二兩句,寫 “密云” ,寫“霖潦”,著一“翳”字突出陰云密布; 一“淹”字則言秋雨連綿。第三句的“嚴霜”更是深秋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暗翊洳荨卑瑑蓪右馑迹飦泶蟮匾炎曰臎?,嚴霜過后更見曠蕩寥廓。第四句寫寒風中萬木蕭瑟的秋聲,“振”字是這句的關鍵,形象地表達出由寒風勁吹而振起的秋聲,它不是一響而過,而是直入纖枯,既使萬木振顫,又使詩人因寒風呼嘯而心潮澎湃?!昂L振纖枯”上承“密云”、“霖潦”、“嚴霜”,逼真地襯出秋聲伴隨著它們逐漸增強與詩人思念友人之情轉趨急迫的過程。寒風中的秋聲萬籟俱作,奇音異響,不可勝數,作者獨獨選取了 “振纖枯”極寫纖細干枯之枝葉都因悲風而振動顫抖,發出鳴響,其他就可以想象了,煉句之精,造意之妙,由此可見。以上四句分寫秋天之云、雨、霜、風,字面緊湊,針線密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舒展畫面勾勒出一幅動人的深秋圖景: 凜凜天氣清,落落卉木疏。“悲落葉于勁秋” (陸機《文賦》 ),景因情而寫,情因景而發,環境的肅殺清寥恰恰是觸發愁緒的媒介,布景抒情至此,自然要寫出所感。于是感時傷事之悲,思念友人之情就由此深化下去,緊寫四句: 感時歌 《蟋蟀》 ,思賢詠 《白駒》 。情隨玄陰滯,心與回飆俱。一、二兩句引用 《詩經》 表明感時思賢的具體內容。因為 《詩經》是當時的知識分子必修的基本課程,所以它所要闡述的思想是很容易被這些人所接受并感動的。三、四兩句再輔以深層的描寫,“玄陰滯” “回飆俱”形象地表現了思友人的眷眷心情。接下去點明所思之人并對他加以稱頌: “精義測神奧,清機發妙理。自我別旬朔,微言絕于耳?!眱A注著作者對友人的景仰和渴慕,感情色彩是很濃厚的。正是基于這種令人難以忍耐又思而不見的深情,所以詩的最后才鄭重表態: 愿褰衣涉水往訪,延首佇立相思?!扒鍝P”在 《詩經·野有蔓草》 中本指美人的眉清目秀,這里是巧妙的借用,狀寫友人的神情高朗?!把邮壮鲭A檐,佇立增想似”,從行動上表現內心不平靜的感受,特別是從中透露了思友人的感情不僅凝重,而且是惆悵難排的。
全詩寫環境、寄懷抱,都集中在思友人的 “思”字上,遣詞用字極其準確錘煉,于寫景的氛圍變化中見出濃烈的感情來,堪稱妙筆。
注釋
①翳: 遮蔽。陽景: 日光。景: 同影。②潦 (lao,老) : 雨水。除,門屏之間謂之除。亦稱殿階為除。③《詩經·唐風·蟋蟀》 :姚際恒說:“ 《小序》謂刺晉僖公,《集傳》謂民間終歲勞苦之詩。觀詩中 “良士”二字,既非君上,亦不必盡是細民,乃士大夫之詩也?!?“感時惜物詩,肇端于此?!?(《詩經通論》全詩三章,意思相同。頭四句是感物傷時,流露出要及時行樂的思想; 后四句則是針對前四句而發的,告誡不要貪圖安樂,荒廢事業,應該考慮自己的職責和可能的憂患,以免日月流逝,百無一成。④《白駒》: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乃貴族挽留客人的詩。⑤玄陰:黑云。⑥回飆:旋風。⑦神奧; 微妙深奧的事理。⑧微言: 精微要妙的言論。⑨褰裳: 《詩經·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 你?;? 愛。褰: 用手提起,裳: 裙子。涉:徒步過河。溱: 鄭國水名,源出河南密縣,下與洧水合流。⑩清揚: 《詩經·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清揚: 眉目清秀。婉: 美好。
上一篇:《懷天經、智老,因訪之》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悼亡詩(其二)》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