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虎將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一百零九《李將軍列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又,《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庱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
【釋義】漢李廣勇武,尤善射,曾射殺猛虎。三國吳孫權也曾射虎,但比起李廣來,因有常從相助,自略遜一籌。
【例句】①當年射虎,將軍何在?冷凄凄霜凌古岸。(張可久小令〔中呂·賣花聲〕《客況》三首之三)射虎將軍應指李廣。李廣屢立戰功,但命運淹蹇,不得封侯,最后自剄而死。張作《客況》三首,皆自嘆命運,故用李廣典故。②想漫漫長夜何時旦?幾能勾斬蛟北海,射虎南山?(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第一折[么篇])斬蛟、射虎皆喻發揮才能,北海、南山相對偶,泛指而己。南山或也指李廣事。
上一篇:元曲典故《射糧軍》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射金錢武夫》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