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捉發吐哺》|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史記》卷三十三《魯國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釋義】周公勤政愛賢,洗發時,吃飯時若有賢士來到,都要握干頭發,放下碗筷,起來接待。
【例句】①他都是井中蛙妄稱尊大,比周公不握發,比陳蕃不下榻。(王子一雜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第一折[后庭花])劉晨譏彈當朝為官的妄自尊大,不能與周公比。反用典故。②你做不的吐哺周公,我也拼不做坦腹王郎。(鄭光祖雜劇《醉思鄉王粲登樓》第四折[折桂令])王粲說蔡邕不像周公那樣待士,自己也不愿做他的女婿。③雖然做不得吐哺握發下名流,也是昝的風云湊。(尚仲賢雜劇《漢高皇濯足氣英布》第三折[蔓青菜])英布已折服高皇,說雖然不是投身在周公那樣賢人的名下,卻也算與高皇君臣風云際會了。
上一篇:元曲典故《周公困流言》|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周處除三害》|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