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李匯川雨中邀飲五泉》原文與賞析
吳鎮
翠微深處起樓臺,天外黃河入酒杯。
看盡東川三百里,柳煙花霧繞蓬萊。
五泉,即五泉山,在蘭州市南皋蘭山北麓,因有甘露,掬月、摸子、蒙、惠等五泉,故名。山上多寺院樓閣,林木蔥郁,泉水清冽,景色清幽宜人,為蘭州游覽勝地。吳鎮的這首七絕,以大寫意的筆法,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意酣墨濃的五泉遠眺圖,雖只有短短四句,卻使人有尺幅千里之感。
起句便出手不凡,“翠微深處起樓臺”,翠微,輕淡青蔥的山色,這里指五泉山林木蒼翠、綠蔭映翳的秀麗景象。詩人面對五泉山的美景,沒有精雕細刻,而是濃縮了自己的感受,勾勒出五泉山的全貌: 綠樹掩映,蒼翠滿目,依山而起的寺院樓臺、隱隱約約露出畫檐飛閣,參差錯落,清雅幽深?!疤焱恻S河入酒杯”一句,扣住題中的“邀飲”著筆,將情感的抒發一下子推向高潮。詩人來五泉山,是朋友特地約他在此飲酒,欣賞雨中美景的,這真說得上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具”,賢主、嘉賓“二難并”了,詩人怎能不豪興大發呢? 這黃河來自“天外”,又從詩人的眼前流過,將想象的空間拓展到無限,而它不是入了東海,而是入了詩人的酒杯,這一奇特的聯想和大膽的夸張,既寫出了好友對酌的海量,也隱含了酒宴上談天說地、指點江山的興致,更顯示出詩人氣吞山河的豪情。奔騰咆哮的黃河挹入了不過一口可盡的酒杯,極大之景與極小之物的對比形成強烈的反差,雖非生活的真實,卻是藝術的真實,它是詩人表達感情所需要的。讀著這句詩,令人不禁想起蘇東坡《汲江煎茶》中的名句:“大瓢貯月歸春罋,小杓分江入夜瓶”,同樣都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卻各具特色,都適合表達詩人特定情境下情感的需要。
“看盡東川三百里”,詩人將筆鋒一轉,把拉入酒杯的黃河又放歸河道,而詩人的視線也隨著黃河向東“奔流”,飽覽了蘭州東部黃河川的三百里秀色。這一承轉非常自然流暢,而又具起伏跌宕之致,與詩人的情感配合得十分融洽。結尾的“柳煙花霧繞蓬萊”一句,構思巧妙?!傲鵁熁F”承上描寫“東川三百里”的景色,那如煙似霧的迷濛景象使人如入蓬萊仙境一樣,心醉神搖。五泉山上有一閣名“小蓬萊”,這句詩也可解作三百里柳煙花霧縈繞五泉。用四周如畫的景物來映襯五泉山的仙姿神態,又把筆墨收到“邀飲五泉”上來,與首句“翠微深處起樓臺”回應,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吳鎮是甘肅人,晚年在蘭州主講蘭山書院,對家鄉的風土人情、自然景物有深刻的觀察和體驗,往往寥寥數句便抓住景物的特征,筆端充滿感情。這首詩意境開闊,情景交融,結構上深得起承轉合之妙。而詩人選擇雨中邀飲五泉這一特定場景來展現蘭州勝景的風貌,如同詩人在同題的另一首詩中所寫的:“妙領山光是雨天”,可以說是抓住了山水的神韻,增添了詩歌的朦朧美,也使蘭州的山水更具魅力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上一篇:陳長生《景風閣望漓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李白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