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跋
作者: 袁明仁 【本書體例】
【原文】:
狼跋其胡(1),載疐其尾(2)。公孫碩膚(3),赤幾幾(4)。
焉其尾,載跋其胡。公孫碩膚,德音不瑕(5)。
【鑒賞】:
《狼跋》一詩的主旨,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這是一首頌詩,《詩序》說:“《狼跋》,美周公也。周公攝政,遠則四國流言,進則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焙笕逑嗬^,朱熹《詩集傳》云:“周公雖遭疑謗,然所以處之不失其常,故詩人美之,言狼跋其胡則疐其尾,公遭流言之變,而其安肆自得乃如此,蓋其道隆德盛而安土樂天有不足言者,所以遭大變而不失其常也”。今人多沿用此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本詩的主旨是用老狼前踐胡,后踩尾的兩難狀況,比喻周公恐懼流言的艱難處境。而寫周公的安重之貌,更反襯出周公德行深盛。這完全是牽強附會之說,不管老狼的形象,詩人戲謔諷刺的口吻都不是什么贊美之詞,況且詩中明白點明嘲諷的對象是公孫,為什么硬要說是稱頌周公呢?足見其荒唐可笑。二是認為此詩是諷刺公孫的詩(公孫,公爵之孫或其后裔),表現(xiàn)了古代人民對剝削統(tǒng)治階級的強烈仇恨與極度蔑視。細讀全詩,這種看法是對的。
全詩共兩章,均以意思相同的興句起頭。首章前二句“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是說狼的頷下有一懸肉,前進時則踩住懸肉前進不得,后進時則被尾巴絆住,后退不得。狼是一種兇殘貪婪之獸,不知吞食了多少善良無辜的小獸,使自己肥胖起來,進退兩難,丑態(tài)百出,既令人發(fā)嘔,又令人發(fā)笑。老狼的形象不正是那些殘酷剝削人民、吮吸人民鮮血而養(yǎng)肥自己的統(tǒng)治者,從形象到本質(zhì),兩相對照,何其相似乃爾。老狼雖跋前疐后,卻不失其猛,仍能殺傷禽獸,統(tǒng)治者雖老態(tài)臃腫,仍不變其豺狼本性,仍要敲骨吸髓,為害人民,不能吊以輕心。接著詩人筆鋒一轉(zhuǎn),把矛頭指向統(tǒng)治階級,詩人用反語諷刺公孫真夠臭美,無恥之尤!穿著大紅鞋,貌似雅重,實則卑鄙狡黯,這真是一語破的天來之筆。
次章仍以嘲戲的口吻述其老狼后退,踩著它的尾巴,它又前行,踩著頷下的懸肉,其內(nèi)含與首章前二句同,只是將兩次的前后順序變換了一下,顯得句式靈活多變??墒呛髢删涞囊馑家仁渍伦詈髢删渖羁蹋会樢娧刂赋龉珜O威信掃地,成為人類不齒的狗屎堆。這最后兩句總反語諷刺公孫,生動幽默,饒有趣味。
這首詩最突出的特點是成功地運用了諷刺藝術(shù),暴露了以公孫為代表的統(tǒng)治者的丑惡形象和殘酷本質(zhì),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其次,善用比興,比喻貼切生動,特別是以老狼的臃腫可笑比喻公孫,顯得新奇獨特。
上一篇:《獨不見》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猗嗟》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