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作者: 韓文奇 【本書體例】
【原文】:
六月棲棲(1),戎車既飭(2)。四牡騤騤(3),載是常服(4)。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國(5)。
比物四驪(6),閑之維則(7)。維此六月(8),既成我服(9)。我服既成,于三十里(10)。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廣(11),其大有顒(12)。薄伐玁狁,以奏膚公(13)。有嚴有翼,共武之服(14)。共武之服,以定王國。
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于涇陽(15)。織文鳥章(16),白旆央央(17)。元戎十乘(18),以先啟行(19)。
戎車既安(20),如輊如軒(21)。四牡既佶,既佶且閑(22)。薄伐玁狁,至于大原(23)。文武吉甫,萬邦為憲(24)。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25)。來歸自鎬,我行永久。飲御諸友,炰鱉膾鯉(26)。侯誰在矣(27)?張仲孝友(28)。
【鑒賞】:
本詩選自《詩經·小雅》,寫大將尹吉甫奉周宣王之命率軍抗擊玁狁,詩人賦其事美其功。
全詩六章,大致以“賦”的手法,鋪敘描寫北伐玁狁的全過程。前二章力敘出征之情狀。盛夏六月忙忙碌碌地整頓車馬軍服,準備打仗。按古代兵法慣例,夏天是不出兵打仗的,由于玁狁猖狂入侵,不得不奮起抗擊。在此點出周王出兵的時間、原因,以明此乃正義戰爭,人心所向。第二章前四句著力敘寫出征前操練兵馬,后四句點明行軍情況。兵車全用同樣色澤、同等力量的健壯的戰馬,且經過嚴格的操練馴習,士兵穿著嶄新的軍服,精神面貌亦為之一新。第三章進一層鋪敘周王朝軍隊的強大與威嚴:戰馬肥壯,將士同心,士氣高昂,有此車馬之盛,有此精兵強將,何攻不克,何往不勝!第四章大筆直進,用欲抑先揚之法,前四句寫玁狁無所顧惡,攻城陷地,侵占了周王朝大片河山,進犯至涇水之北,真是不可一世,不自度量。后四句寫周王朝將帥兵車的強盛狀貌,先以“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形容之,以見氣勢雄大,突出描畫沖鋒陷陣的“十乘元戎”,可想壯觀場景。第五章敘寫一場大戰后,玁狁敗北,落荒而逃,周王朝兵馬安然,不曾損傷。詩人揮臂揭開大幕,推出文武雙全的尹吉甫登臺亮相。吉甫帶兵有方,指揮得力,智勇雙全,周朝大獲全勝而凱旋。作者著意安排尹吉甫在仗打完后出場,使詩境豁然開朗。第六章敘寫凱旋宴飲情狀。尹吉甫接受賞賜,歡宴眾友,點出有“孝友張仲”在場,以明吉甫不獨為叱咤戰場的主帥,也為賢達文雅的彬彬君子,這也許是理想的貴族形象吧,真是余波輕逸,為文武全才的吉甫添上絢麗的一筆。
《六月》是一首敘事詩。首先全詩構思精巧。詩人不具體寫戰爭的場景,戰斗的激烈,而著重渲染戰爭的氣氛,著力敘寫周王朝的備戰情況,突出其車馬之強盛,士氣之高昂,表現了正義戰爭必勝的信念。古時征戰以物力為第一,車馬多而壯,意味著國力強大,詩中體現了這一點。單是寫馬,詩中有“四牡騤騤”,“比物四驪,閑之維則。”“四牡修廣,其大有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多側面狀寫,使馬之壯盛整齊躍然紙上。加之士氣旺盛,人心所向,故必然取得勝利。詩中充分敘寫了備戰情況,述將士凱旋,就有水到渠成之妙。其次,對比反襯手法的運用也很成功。詩言玁狁強大,反襯出周王朝的強盛,尹吉甫的文武雙全。更妙在作者讓尹吉甫在戰后出場,雖未具體敘寫其征戰英姿,卻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余地,人們盡可在自己的心目中描繪這位文武雙全的英雄形象,從而使“文武吉甫”之風采更為光輝奪目,頗具從容整暇之風致,為“萬邦之憲”不也宜乎!
全詩敘事自然流暢,張弛有道,疏密有致,詳略得當,作為一首敘事詩是相當出色的。
上一篇:《公劉》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關雎》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