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六盤山
(清)胡釴
空際征車鈴鐸響,盤盤勢逐煙嵐上。
隴干回望浮云平,東下直走長安城。
長安繁華古帝京,五陵春色照眼明①。
九衢紫陌馳寶馬②,千林綠樹聽啼鶯。
預信茲行殊不惡③,那堪屈指憶疇作。
踏冰疑探黃河源,橫絕張掖到酒泉。
玉門隘口出瀚海④,霜戈殺氣連烽煙。
此地悲歌行路難,此時倦鳥思回旋。
男子立身諢無計,倏忽西游復東逝⑤。
咫尺鄉園不得歸,短翼更向長安飛。
可憐彈鋏仍旅食⑥,何論緇塵化素衣⑦。
況復今朝天險路,凄風颯颯雪霏霏。
三年三度數經此,行人不恥居人恥。
輪蹄徐動浮輕塵,深閉莫使車幃開⑧。
褰帷婦孺共指笑⑨,屢見此客今重來。
一見一回更老矣,非商非宦胡為哉。
低頭赤面無一語,呼仆疾驅過山去。
【作者簡介】
胡釴(1708~1770年),字靜庵,甘肅秦安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拔貢,曾任肅州高臺縣訓導、肅州學正等,其詩與同時代甘肅籍詩人吳鎮齊名,著有《靜庵詩鈔》等。曾與人編纂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本《直隸秦州新志》十二卷。
【詞語簡注】
①五陵:長安附近一帶,漢高祖葬長陵,漢惠帝葬安陵,漢景帝葬陽陵,漢武帝葬茂陵,漢昭帝葬平陵,總稱“五陵”。
②九衢:古長安城的九條大路。衢(音qú),大路,故稱通衢大道。
③茲行:這一次出行。
④瀚海:指沙漠。
⑤倏忽(音shū hū):很快地、忽然。
⑥彈鋏:戰國時齊人馮驩(音huān)投靠孟嘗君田文。田文門下食客分三等:上等坐車,中等吃魚,下等吃粗飯。馮驩列下等,于是彈劍吟唱,始得魚,終得車。鋏(音jiá),劍,或說劍柄。
⑦緇塵:黑色的塵滓。緇(音zī),黑色。
⑧車幃:古時馬車上圍起來做遮擋用的布,也叫幃幔。
⑨褰帷(音qiàn wéi):揭起馬車上的幃布。褰,撩起、揭起(帳子、衣服等)。
【內容簡析】
本詩是清中葉詩人胡釴所寫的一首有關六盤山的詩作。
詩的開頭四句,寫翻越六盤山,征車的鈴鐺似在空際傳響,一盤復一盤,山勢隨著煙嵐逐漸而上,站在隴干之上,回望蒼茫大地,浮云在峰壑間齊平延展,向山的東面而下,就可一直走到長安城。從“長安繁華古帝京”到“千林綠樹聽啼鶯”四句,寫詩人在六盤山想象長安城的繁華景象。作為漢唐古都,長安古城五陵春色耀人眼目,通衢大道奔馳寶馬,千林萬樹鶯啼鳥鳴。從“預信茲行殊不惡”到“此時倦鳥思回旋”八句,主要寫詩人預先自信出游不會有差錯,誰能料想竟難以忍受過往的日子。他曾先后踏訪黃河源地,行經張掖、酒泉等西北邊地。也曾在玉門關外前行到沙漠之地,沿途經受風寒酷暑和無邊烽煙。這些地方真可以悲歌一曲李白的《行路難》,直到這一時期詩人才產生了鳥兒倦飛思回還的歸鄉之心。“男子立身諢無計”到“凄風颯颯雪霏霏”八句,主要寫詩人在西游之時無法立身營謀,只好又很快地再次東行。可憐自己像春秋時馮驩一樣彈劍報怨,卻仍寄人籬下一路吃別人的,哪里還顧得上提素衣之上布滿的污塵。更何況現在又再次翻越六盤山這樣的天險之路,一路上冷風颯颯雨雪霏霏。“三年三度數經此”到“呼仆疾驅過山去”十句,詩人述說自己三年中三次行經六盤山區,怕的是行路之人不恥笑而讓當地居民恥笑。一路上馬蹄走動車輛徐行,路上揚起了陣陣輕塵,車幃深閉,不敢開啟,怕的是揭起車幃幔,就會有婦女小孩指著譏笑:怎么多次看到這個客人,今天又故地重來?看見一回比一回年邁,既不經商又不當官,到底是為了什么奔波?低著頭紅著臉,我一言難發,只好呼喚仆人趕快驅車,好快一點翻過山去。
全詩表達情感真摯自然,敘事寫景細膩形象,尤其是結尾處寫為生計多次奔波六盤道中,羞見故人,疾驅過山,飽含辛酸與凄涼,把一個讀書人的落魄之態寫得入木三分。
上一篇:(明)竇文《過六盤山》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清)黃立世《過六盤山》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