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湖北省·西塞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西塞山,又名道士洑磯,在湖北黃石市東郊,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橫江一面,高530米,危峰突兀,江流至此,滾滾激漩。由于此地既險且峻,壯若關(guān)塞。古代孫策、周瑜、劉裕等均曾在此結(jié)寨。晉太康元年(280年),晉武帝命益州刺史率軍伐吳。王濬造大樓船,極其堅固,自成都出發(fā),吳國在此地以鐵鎖鏈橫江截拒,王濬船隊用烈火燒熔鎖鏈,直逼金陵,吳主孫皓出降,晉就此滅吳,統(tǒng)一全國。由于這一歷史故事,加之西塞山的壯麗風(fēng)光,古往今來吸引了很多文人名士。當(dāng)年系鐵索的鐵柱至今仍屹立在疏林芳草之中。附近有勝跡桃花洞,隱現(xiàn)于飛壁流云間。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詩名] 西塞山懷古
[作者] 劉禹錫
[注釋] ●樓船:船高大有樓數(shù)層?!稌x書·王濬傳》: “ (晉) 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舟棹之盛,自古未有。”●益州:漢時成都為益州?!窠鹆辏喝龂鴷r吳國都城,即今之南京,楚時為金陵邑,秦改秣陵,吳改建業(yè),又有石頭城之稱。●千尋: 八尺為導(dǎo),千尋橫江鐵鏈之長?!褚黄洹锻鯙F傳》:“濬入石頭(石頭城,即金陵),皓乃備亡國之禮,素車白馬,肉袒面縛 (赤膊自己捆綁)……造于壘門。濬躬解其縛 (親自為其解綁),送于京師?!苯滇Γ硎就督档钠臁!袢耸谰洌焊爬|吳以后,割據(jù)江南的南朝政權(quán)都象東吳那樣,一個一個地滅亡的往事?!裆叫尉洌赫f西塞山依舊聳立在長江邊。如包佶詩:“江山不管興亡恨,一任斜陽伴客愁。”“寒”與“秋”相照應(yīng)?!袼暮榧胰眨貉援?dāng)時唐朝江山一統(tǒng)的局面?!窆蕢荆毫诖说倪z跡,成為歷史的見證。
男兒未必盡英雄,俱到時來即命通。
若使吳都有王氣,將軍何處立殊功。
[詩名] 王濬墓
[作者] 羅隱
[注釋] ●男兒句:此句表達(dá)了作者時勢造英雄的觀點?!稌x書·王濬傳》:“(濬)為益州刺史……太康元年正月,發(fā)自成都。……順流鼓棹……(孫)皓遣張象御濬,(張)象軍望旗而降……皓乃備亡國之禮,面縛輿櫬,造于壘門。”●若使句:指吳都金陵倘還有王氣,王濬怎能滅吳立功呢?梁庾信《哀江南賦》:“得無江表王氣終于三百年乎?”
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
嵐橫秋塞雄,地來驚流滿。
[詩名] 西塞山
[作者] 韋應(yīng)物
[注釋] ●千里奔:形容山勢連綿起伏?!窠袛啵盒稳菸魅脚c黃公磯,兩磯夾江聳立,似乎是長江切斷了山脈。
臨江峭壁枕寒流,千古詩人幾滯留。
細(xì)雨斜風(fēng)懷釣叟,沉江鐵鎖嘆吳侯。
身依片石思齊己,夜泊漁家羨日休。
世事滄桑今勝昔,好將西塞詠從頭。
[詩名] 西塞山懷古
[作者] 陳仲鐸,今人。
[注釋] ●釣叟:指唐代隱士張志和,張初名龜齡,作過小官,后坐事貶歸,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故稱釣叟,曾作《漁歌子》,詠西塞山。●齊己:為唐代詩僧,詠西塞山有“身依片石休”之句?!袢招荩?即唐代詩人皮日休,襄陽人,早年隱居于鹿門山,也曾有題詠西塞山詩。
千里奔來西塞山,橫水一躍入云端。
亂搖宿雨騰煙樹,盡卷驚流到客船。
正結(jié)鋼城雄楚渚,尚留鐵鎖壯吳關(guān)。
無窮興替嵌崖壁,多少風(fēng)濤送錦帆。
[詩名] 舟次長江過西塞山作
[作者] 蔡無相,今人。
[注釋] ●鋼城:指黃石鋼廠。
險絕江南西塞山,磯頭涌出翠微巔,洪流拍石興盤浪,奇樹沖霄繞淡煙。
汀集鷺,鱖嬉灘,奔輪來往水平天。今時無有玄真子,箬笠輕蓑出釣船。
[詞名] 鷓鴣山·黃石西塞山
[作者] 吳丈蜀
[注釋] ●汀集鷺、鱖嬉灘、出釣船:均化用張志和 《漁歌子》詞意。玄真子,張志和別號。
吳頭楚尾,聳危峰,誰信高天三尺。鐵鎖橫江消逝水,何處當(dāng)年蘆荻。細(xì)雨斜風(fēng),桃花白鷺,獨憶漁歌客。江山如畫,引來人杰輩出。
更喜當(dāng)代英雄,豪情噴涌,敢向潮頭立。虎躍龍騰金鳳翥,十億炎黃同德。跳出夔門,奔投東海,萬里征程急。神州光滿,捧來西塞朝日。
[詞名] 念奴嬌·西塞山
[作者] 馬哲金,今人。
[注釋] ●漁歌客:指自號“煙波釣徒”的張志和。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湖北省·襄陽老龍堤》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浙江省·西施浣紗石》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