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安徽省·五松山·銅官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五松山在安徽銅陵縣境內(nèi),是著名的避暑勝地,當(dāng)年李白曾在此山流連忘返,甚至連五松山的山名,也因李白而得。據(jù)《輿地紀(jì)勝》和《銅陵縣志》記載:“山舊有松,一本五枝,蒼麟老干,翠色參天”。李白來游時(shí),對這棵古松作了調(diào)查,“征古絕遺老,因名五松山”。自從李白命名之后,這座山就聞名江左。此山南與銅官山相望,北與長江為鄰,旁有碧波蕩漾的天井湖和“一泓清水百重彎,帶似形兮玉似顏”的玉帶河,山水相依,分外清幽,山上松樹成林,野花呈秀,綠竹扶蘇,百泉爭瀉,洞壑生風(fēng)。李白盛贊五松山是“五松名山當(dāng)夏寒”,“愛聽松風(fēng)且高臥,颼颼吹盡炎氛過”的避暑勝地。后人為紀(jì)念李白,還在此建了 “太白書堂”,相傳是李白寓居之所。
銅官山在五松山的南面,屬銅陵縣,是我國著名的產(chǎn)銅寶地。史載,早在漢代人們就發(fā)現(xiàn)這里有銅礦,到唐代,朝廷派 “銅官”,在此設(shè)置“煉銅場”。李白到五松山時(shí),曾到此觀看煉銅的場面,留有浪漫瑰麗的詩篇。
我來五松下,置酒窮躋攀。
征古絕遺老,因名五松山。
五松何清幽,勝境美沃洲。
蕭颯鳴洞壑,終年風(fēng)雨秋。
[詩名] 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全詩20句)
[作者] 李白,唐天寶十三年與常贊府游五松山時(shí)作,并以五松命名此山。
[注釋] ●五松下: 指山上一松,一本(根)五枝,李白等在松下飲酒。●躋攀:登攀。●征古句:征,詢查。征古,即向年邁老人詢問這棵古松的來歷,但已“絕遺老”,即已無人知曉。●美沃洲:沃洲山,是浙江著名的風(fēng)景區(qū),號稱山水奇絕處,李白認(rèn)為五松山的“勝境”比沃洲還要美。●終年風(fēng)雨秋: 終年象秋天一樣。
愛聽松風(fēng)且高臥,颼颼吹盡炎氛過。
登崖獨(dú)立望九州,陽春欲奏誰相和。
[詩名] 答杜秀才五松山見贈 (長詩,選4句)
[作者] 李白,唐天寶十三年,有杜秀才在五松山寫詩贈李白,李白寫此詩酬答。
[注釋] ●颼颼句:言山上涼風(fēng)颼颼吹走了盛夏的炎熱之氣。●陽春句:陽春,即《陽春白雪》高雅之曲,句意是感嘆自己雖有高才,卻不遇知音。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詩名] 宿五松山荀媼家 (全詩8句)
[作者] 李白,上元二年(761年),李白被流放夜郎,遇赦后輾轉(zhuǎn)再來安徽銅陵,寄宿在荀媼 (農(nóng)家老婦) 家,作此詩。
[注釋] ●漂母:指韓信年輕時(shí),在淮陰城下挨餓,有漂母分自己的飯給他吃,李白以此比喻荀媼的好心腸。●三謝句: 自己再三道謝,表示不好意思吃。
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擬還。
要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
[詩名] 銅官山醉后絕句
[作者] 李白,唐天寶十三年,游銅陵時(shí)
作。
[注釋] ●要須句、拂盡句:意思是我必當(dāng)揮舞長袖,把五松拂盡。這是“醉后絕句”,也就是醉后的戲語,反映了李白豪放浪漫的詩風(fēng)。
大江東南流,鼓舵江水上。
薄游五松山,獲見謫仙像。
作詩幾千篇,醉筆籠萬象。
迄今有遺祠,識者共瞻仰。
[詩名] 游五松山觀李太白祠堂 (全詩16句)
[作者] 李綱
艤舟來訪寶云寺,快上山頭尋五松。
捉月仙人呼不醒,一間老屋戰(zhàn)西風(fēng)。
[詩名] 游太白書堂
[作者] 戴昺,明詩人。
[注釋] ●艤舟: 正舟向岸謂艤舟,即靠岸泊船之意。●寶云寺:李白書堂在五松山寶云寺旁。捉月仙人:即李白,民間有李白在捉月臺捉月下江,乘仙而去的傳說。●一間句:言李白早已故去,只剩下一間老屋(書堂)與西風(fēng)戰(zhàn)斗。流露詩人對李白的敬仰與懷念。
落帆重到古銅山,長是江風(fēng)阻往還。
要使謫仙回舞袖,千年翠拂五松山。
[詩名] 題陳公園
[作者] 蘇軾,宋文學(xué)家、詩人。
[注釋] ●陳公園:《嘉靖銅陵縣志》:“在縣治,南北隅內(nèi)有二池。”宋蘇軾和黃庭堅(jiān)曾會游于此。●回舞袖、翠拂五松山:是就李白 《銅官山醉后絕句》,抒發(fā)懷念古人之情。
大江風(fēng)急峭帆喧,帆影江聲萬馬奔。
朝發(fā)銅陵未朝飯,雨山如畫過天門。
[詩名] 發(fā)銅陵
[作者] 劉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清散文家,安徽桐城人。雍正七年、十年兩舉副榜貢生。官黟縣教諭。
[注釋] ●朝飯: 吃早飯。●天門: 即天門山。
銅鼓山頭夕照低,銅官城外草萋萋。
東風(fēng)慰藉羈人意,幾日歸帆盡向西。
[詩名] 過銅陵
[作者] 方城,清桐城(今屬安徽)人,乾隆諸生。
[注釋] ●銅鼓山:指銅官山。●銅官城:即銅陵。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山西省·五臺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海南省·儋縣東坡書院》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