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古意呈喬補闕知之》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2。
九月塞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3。
白浪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4。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5。
【注釋】
1.古意:為擬古樂府之作。本題一作《獨不見》,見《樂府詩集》卷七十五,歸入《雜曲歌辭》類,據梁朝柳惲詩有“奉帚長信宮,誰知獨不見”之句,本為宮怨詩。唐人擬作,則往往嵌入“獨不見”三字,表現“傷思而不見也”的主題(《樂府題解》)。補闕:掌諷諫的官。喬知之于武則天時官右補闕。
2.盧家少婦:語本南朝樂府辭《河中之水歌》(或作梁武帝蕭衍詩):“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東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候。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藝文類聚》卷四十三引)后人往往以之代指青春少婦。郁金堂:以郁金香浸泡的酒來和泥涂壁的堂屋。海燕:燕子的一種,又名越燕,產于南方海邊,春季北飛,筑巢于堂屋。此句中“雙棲”的海燕是與孤獨的盧家少婦作對照而并舉的。玳瑁梁:飾以玳瑁的屋梁,或解作涂繪成玳瑁文彩的屋梁,形容梁飾的華麗。玳瑁:為甲面光滑、有黃黑相間花紋的一類海龜,色澤和質地均宜作裝飾物。
3.寒砧:寒風中搗衣時砧杵相擊撞的聲音。砧:搗衣用石塊。催木葉:催落樹木的葉子。遼陽:指遼東地區,相當于今遼寧省境。秦時為遼東郡,唐代置遼州,治所遼陽,一直派重兵駐守,是當時東北邊防戰略之地。
4.白浪河北:即遼陽一帶。白浪河,古稱白狼水,又稱大凌河,在今遼寧省南部。丹鳳城:據《列仙傳》載:秦穆公女弄玉,從婿簫史學吹簫,常引鳳凰飛降咸陽城。因之后人稱京城為丹鳳城,亦稱鳳城。城南,因唐都長安宮廷在城北,城南邊為住宅區,故云。
5.誰為:為誰的倒文。為,一作“謂”,又有作“知”。流黃:黃紫色相間的絲絹。此處指少婦所搗衣服,也可指居室幃帳。
今譯
華貴的郁金香,
飄漾——
在富麗的閨房,
房中一位孤獨的少婦,
正凝視著
那燕兒雙雙
幸福地棲息在玳瑁雕梁。
秋風吹落了樹葉,
也送來了寒夜搗衣的聲響,
她的夫君呵,十年征戍、令她
常憶遼陽!
白浪河北的音書
早已斷絕,
空令那長安城南的妻子怨恨秋夜漫長。
唉!是誰令我孤獨惆悵,
是誰讓那惱人的明月
整夜地照著我的床帳!
上一篇:毛文錫《更漏子》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沈約《早發定山》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