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念奴嬌(海天向晚)》
月
海天向晚,漸霞收余綺①,波澄微綠。木落山高真?zhèn)€是,一雨秋容新沐。喚起嫦娥,撩云撥霧,駕此一輪玉。桂華疏淡,廣寒②誰伴幽獨。
不見弄玉吹簫③,尊前空對此,清光堪掬。霧鬢風鬟④何處問,云雨巫山六六。珠斗⑤斕斒,銀河清淺,影轉(zhuǎn)西樓曲。此情誰會,倚風三弄橫竹⑥。
【注釋】
①霞收余綺:出于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
②廣寒:舊傳月中有廣寒宮。
③弄玉吹簫:據(jù)《太平廣記》卷四引《神仙傳拾遺》,秦穆公有女名弄玉,善吹簫,嫁蕭史,后兩人升天成仙。
④霧鬢風鬟:本形容女子鬢發(fā)盛美,此代女子。
⑤珠斗:星辰。
⑥三弄橫竹:吹笛。《世說新語·任誕》注引《續(xù)晉陽秋》:“帝令(桓)伊吹笛,伊神色無忤,既吹一弄,乃放笛。”弄,樂奏一遍。
【評點】
楊慎《詞品》:(韓駒)其中秋《念奴嬌》“海天向晚”一首,亞于東坡之作。
黃蓼園《蓼園詞選》:按此詞總是憂君憂國之念,觸題而發(fā)耳。題是詠月,開首從秋字寫起,漸入到月。因就月說到妲娥之幽獨,即是蘇東坡“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意。借以比君勢之孤也。次闋就望月之人獨立無偶,以見己之獨立少同心也。結(jié)處“此情誰會”,不過嘆想得同志之人耳。比興深切,含而不露,斯為情景交融者。凡寫景而不寓情,則意盡言中,便少佳致。
上一篇:沈唐《念奴嬌(杏花過雨)》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念奴嬌(用東坡赤壁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