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甘霖望未成②,霾氛光掩輔星明③。志安中外臣心瘁④,功在旂常帝念縈⑤。正直一生惟謹慎,匡襄廿載矢忠誠⑥。從今別有盈懷淚,不向湘江哭屈平⑦。
注釋 ①文祥(1818—1876),滿洲正紅旗人,瓜爾佳氏,字博川,號文山。道光進士,咸豐九年(1859)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次年,英法聯軍陷北京,隨恭親王奕與英法議和。十一年(1861)同奕、大學士桂良奏請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并任總理衙門大臣。同治十年 (1871)授協辦大學士,光緒元年晉武英殿大學士。以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達15年。與奕關系極為密切,奉行奕政治主張,推行洋務“新政”。光緒二年五月初四病故,使奕失去了一位忠實而優秀的助手。奕在其逝后次日,端午節時親臨哭祭,并賦詩沉痛悼念。②大旱句:原詩此句后注:“今歲自春徂夏,亢旱異常,屢經設壇祈禱,尚未渥沛甘霖。”喻大旱之時又逝名臣。③輔星:喻文博川相國。句意為相國之逝。④志安中外:文祥歷任工部主事、太仆寺少卿、刑部左侍郎,遷內閣學士、歷禮部、戶部、吏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戶部左侍郎。咸豐帝死后,參與祺祥政變,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兼署兵部尚書,為內務府大臣,兼都統。1865年又署戶部尚書。均表明其在朝廷任管理國內事務的要職,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一職主對外國事務交涉,文祥任此職年深日久,因而總稱其“志安中外”,功業不凡。⑤功在句:此句詩后原注:“遺章入告,贈恤優加,復蒙特恩賞給都騎尉世職。”旂常: 旂與常,旂畫交龍,常畫日月,是王侯的旗幟,因以借指王侯。此句意:有功于王侯,皇帝也追恤其功,賞其兒孫以都騎尉世職。⑥匡襄:輔佐幫助。⑦從今二句:詩人從此以滿懷淚水哭祭文祥,而不需再去哭祭自沉于汩羅的屈原了。表明詩人對文祥極其深厚的感情與最高的評價。屈平: 屈原。
上一篇:弘歷《科爾沁》
下一篇:廷奭《紅樓八詠(選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