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②
黃梁夢覺重回首,大衍同衾倍惹情③。顛沛流離緣嫁我④,和融遲暮賴偎卿。怕經攜手歡游處,切記平生共穴盟。清夜撫哀余悼痛,孑身伏枕淚縱橫。
二⑤
一生歡聚猶駒隙⑥,過眼風光豈盡春⑦。兒女情腸傷斷夢,悲歡離合萃伊人。相依遮莫曾為命⑧,偕老無端剩此身。惄愍撫胸余自懺⑨,死生分袂獨沾巾⑩。
一九八七年歲次丁卯六月二十日揮涕書
注釋 ①1987年初夏,溥杰先生的夫人愛新覺羅·浩因腎病惡化去世。溥杰先生極為哀悼,寫下了這兩首感人至深的七律悼亡之作。愛新覺羅·浩,原名嵯峨浩。1914年生于東京,為舊侯爵嵯峨實勝與其妻尚子的長女。她在女子學習院高等科畢業后,于1937年與溥杰結婚。1959年,溥杰獲特赦回北京。1961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愛新覺羅·浩重返中國,與分別16年的丈夫溥杰團聚并定居北京。愛新覺羅·浩腎病較重。1987年病逝,終年73歲。此詩系注者鄧偉于1989年1月6日前往溥杰先生家中為《滿族文學史》求寫書名時,見到溥杰先生親筆書寫的此二律字幅懸掛于書房的東壁上,以像機攝下。今據照片錄此。②此詩第一首,詩人心潮起伏,回顧了夫妻50年的生活歷程。妻子曾因他而過了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自己晚年得以過上和樂美好生活也全因有妻子相伴。妻子既逝,已不敢再去往當年共游之處,怕更加傷情。今尚牢記與妻子“死則同穴”的盟約。哀悼之情無邊無際,只身伏枕,清淚長流。全詩真情畢現,哀婉備至,刻骨銘心,深切感人。③大衍: 《易·系辭上》: “大衍之數五十。”后稱五十為“大衍之數”。溥杰與浩1937年結婚,至1987年整50年。④顛沛句: 指1945年偽滿洲國垮臺,溥杰被俘,夫人浩攜二女嫮生在中國所經歷的近一年半時光的艱苦流浪生活。⑤此詩第二首,詩人感慨于與妻子的歡聚很快成為往事,平生所歷并非總是美好春光。彼此的情愛有如魂夢已斷,悲歡離合集于妻子一身。雖曾發誓相依為命,怎奈此際只剩自身一人。悲哀無盡深為懺悔,死生異途獨自落淚。全詩再次深刻抒發了詩人的悲悼痛切與孤凄自傷之情。此二律比之歷史上著名的悼亡之作亦不遜色。⑥駒隙: 白駒過隙的省略語,即稱時光很快過去。《莊子·知北游》: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白駒: 駿馬; 隙: 亦作郤,孔也。⑦過眼句:謂逝去的時光并非都如春天一樣美好。⑧相依句:相依為命,不顧一切。遮莫:盡管,任憑。⑨惄愍:憂思,傷心。惄:憂思,憂傷。愍:憂傷,傷心貌。此二字在照片上辨識不清,依字形字義初定此二字。⑩分袂:離別。沾巾:流淚。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上一篇:恩華《志懷》
下一篇:耆英《戊申仲春述職入覲留別粵東寅僚及各紳士七律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