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王世貞·贈梁公實謝病歸》原文賞析
汝謀結室羅浮頂,下飲仙人葛洪井。桂樹宛宛山日深,松花蒙蒙白云冷。我亦欲買蜻蜓舟,歸與少年為薄游。采蓮一曲杳然去,得醉即臥清溪頭。
梁公實,名有譽,順德(在今廣東省)人,是明代嘉靖年間的著名詩人,與李攀龍、王世貞并稱后七子。登進士后,被授刑部主事之職。權奸嚴嵩欲招攬于門下,他深以為恥,便稱病返回故里。這首詩便是為他送行而作。
頭四句是對梁有譽歸隱生活的懸想。“羅浮”是梁家鄉附近一座山名。相傳羅山之山有浮山,原是蓬萊仙境的丘陵,從海上浮來,與羅山并體相連,因而得名。傳說中東晉著名的煉丹士曾在此得仙術。在那壁立千仞、刺破青天的羅浮山頂結廬而居,真可謂“白云深處有人家”。而所飲之水,也是葛洪當年賴以成仙的井水。作者巧妙地利用了神話傳說,僅用十四字,創造了一個濃郁的神仙世界氛圍,暗示了梁歸隱后的生活狀況。
接下來的兩句,是對這種神仙生活的渲染。作者拈出了四個意象,可分成兩組。一組是有生命的自然物桂樹和松花;一組是無生命的自然物山日與白云。桂樹是“宛宛”,寫其鮮麗,馥郁之氣可聞,松花用“蒙蒙”,述其迷茫,縹緲之貌在目。言山日曰“深”,狀白云是“冷”。更寫出梁所居之處距人世之遙。總之,這是個遠離人世、不聞車馬喧的神仙世界。在那里,人完全與自然融為一體,生命的自然之旨得到最完美的體現。
后四句抒己志。作者雖然尚未割斷與仕途的經濟的聯系,但也明顯流露出返歸自然的意旨。
“我亦欲買”兩句,孤立起來看,顯得平平,但與全詩頭兩句比照,便見妙處。“我亦”與“汝謀”遙相呼應,既使行文有回環之趣,又引出作者本人與梁不同的返歸自然方式。梁過的是不食人間煙火、與世隔絕的神仙生活,而自己則是追求感官在自然生活中的享受,品嘗世俗生活的樂趣。明是褒對方而貶自己,實則暗示兩種歸隱生活各有千秋。“蜻蜓舟”是一種小船。“薄游”是少有行裝隨從的旅行。
最后兩句是對“薄游”的渲染。聽著采荷少女的婉轉動聽的歌聲飄然遠去,喝著美酒,隨著醉倒在清清的溪水旁邊,真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即臥”兩字,強調了隨緣自適的生活態度。這既有聲色之好,又有口腹之欲,看似與梁有譽的神仙生活有天壤之別,但卻用“采荷”與“清溪頭”兩個場景將兩種生活情趣統一于返歸自然的主旨上,彼此也就有了共同之處。
上一篇:古詩《唐寅·言志》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孫友篪·過古墓》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