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高攀龍·夜步》原文賞析
幽人夜未眠,月出每孤往。繁林亂螢照,村屋人語響。宿鳥時一鳴,草徑露微上。欣然意有會,無與共此賞。千載懷同心,陶公調可仿。
月夜獨步,幽興極盛,邈然千載,思接陶潛,便是此詩的主旨。
詩的劈頭,詩人自稱為“幽人”,是有來歷的。《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孔穎達疏曰:“履道坦坦者,易無險難也。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所以“幽人”不僅指幽隱之人,還有胸懷澄澈之意。
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有一首出名的五絕《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亦寫到“幽人”。詩曰:“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以白描的手法,素淡的語言,寫出了一個極其幽靜美麗的境界。末二句以松子落地的動態反襯出幽絕的氣氛,從而想象友人丘丹這位胸懷高潔的隱士大概也在“散步詠涼天”,也在思念著他吧?于是,一股懷念友人的深情盡在不言中深深透發出來。高攀龍此詩顯然是從韋詩脫化而來,用韋詩原句只改動了一個字,并巧妙地將“幽人”從友人改為自己,從而創造性地抒寫自己月夜獨步的幽興。
次句“月出每孤往”的“孤”字乃一篇詩眼所在。正因為“孤”,才對下面兩聯中所出現的“亂螢”、“人語”、“鳥鳴”、“微露”等景物觀察得那么深入細致;也正因為“孤”,才感到無人與他共同來欣賞“欣然意有會”之處,才想到只有千載以前的陶公與他同調,是他的知音。因為陶淵明《飲酒》之五結句是:“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此立意,的確高絕,但是否有孤芳自賞,目空一切之嫌呢?如果聯系詩人的時代與遭遇來看,結論恰恰相反。明代后期,魏閹跋扈,政治黑暗腐敗至極。高攀龍因忤當局而罷官,家居三十年,跟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同為當時進步知識分子集團東林黨的著名領袖,聲譽極高,晚年雖官至左都御史,但終因反對閹黨而被迫投水自盡。此詩寫于家居時期,正表現了詩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懷,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上一篇:古詩《謝榛·塞上曲》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佚名·奉使來謠》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