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酒泉子》原文與賞析
三尺青蛇,斬新鑄就鋒刃剛。鯊魚裹欛用銀裝,寶現七星光。曾經長蛇偃月陣,一遍離匣神鬼遁。鴻門會上佑明王,勝用一條槍。
這首歌辭是詠劍辭,此劍造形美觀,鋒利無比。
上片寫劍的外形。“三尺青蛇,斬新鑄就鋒刃剛”,是說劍有三尺之長,上刻有青蛇花紋,稱它為青蛇劍。此劍是新打制出來的,劍刃鋒利無比。“鯊魚裹欛用銀裝,寶現七星光”,指此劍把是用鯊魚皮做的,銀光閃閃,這是把難得的寶劍。由于上面刻有花紋,再加上銀色的劍柄,使此劍色彩斑斕,光艷奪目。
此詞中的劍是用來防衛或戒備他人的,上面刻有青蛇和鯊魚皮作的劍柄固然使此劍大放異彩,但與此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青蛇與鯊魚皮都使人不寒而栗,很能給對方造成心理的壓力,又能使持劍者勇氣倍增,先發制人。所以,此辭的上片乍看起來,似乎寫得比較柔和,但多掃瞄幾次,細細品味一番,便覺得里面透出一股陰森森的冷氣。雖然劍有銀裝,現七星光,但此時此刻是寒光閃閃,寒氣逼人。因而,可以說,用青蛇,用鯊魚皮裝飾此劍,是鑄劍者的匠心獨運,也是詞作者的獨特構思,精制而成。
下片寫此劍的神奇功力。“曾經長蛇偃月陣,一遍離匣神鬼遁”,是說此劍經歷過大規模的戰陣,劍剛出劍匣僅僅一次,連神鬼都立即逃得無影無蹤。“鴻門會上佑明王,勝用一條槍”,是說在鴻門會上用劍保護明王,比一條槍用途還大。這一句是用典說明劍的用途,劉邦曾親至鴻門會見項羽,宴會上,范增命項莊舞劍,欲乘機刺殺劉邦,項伯也拔劍起舞,常以身掩護。最后樊噲仗劍執盾闖入,劉邦始得乘隙脫險,這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在這次宴會上,三人用劍,一為刺殺,二為掩護,三是佑王脫險,可見劍在此時之妙用,它比槍來得更快,更實用。
另外,此詞的思想意義較深。辭中提到“鴻門會上佑明王”之事,是贊劍亦頌人,作者借此來頌揚用劍保護皇帝之人,并有意鼓勵那些用劍之人應效忠皇帝,以確保大唐江山之穩固,在當時,這樣寫無疑具有積極的政治意義。作者在這里雖是一點即過,但卻不容忽視其用意所在。
上一篇:《唐代民歌·郢州人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醉太平(奪泥燕口)》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