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夏歌·其十七》原文與賞析
春傾桑葉盡,夏開蠶務畢。晝夜理機縛,知欲早成匹。
這是一首描寫勞動婦女向往幸福婚姻的民歌。
首二句,“春傾桑葉盡,夏開蠶務畢”。春傾,即春盡,春天過去。春天已過,這時,桑樹上的葉子也都沒有了,因為在春三月里,家家戶戶養(yǎng)蠶忙,婦女人人采桑葉,到春末時,便把桑樹上的葉子都采盡了。到了夏天一開始,養(yǎng)蠶的事也就告一段落,即“夏開蠶務畢”。這兩句詩,表面寫春盡夏初蠶務畢,實質上則含蓄地寫出農村勞動婦女在整個春天里從修剪桑樹,到采桑,以及飼養(yǎng)春蠶等一系列的緊張繁忙的勞動過程,及時地完成了采桑養(yǎng)蠶的勞動任務,因此在夏天一開始,便不再從事蠶務了,那么“猶苦身”的勞動婦女是不是就可以稍稍歇息一下來恢復體力呢?不,她們一刻也不能休息。
第三、四句,“晝夜理機縛,知欲早成匹。”機縛,《詩紀》卷四十一作“機絲”,當從。這個勞動婦女在完成“蠶務”的勞動任務后,蠶吐出絲來,下一步的工作便是織布了,于是她毫不停息地日日夜夜地“理機絲”,即用蠶絲來織布,她惟一的愿望就是盡早地織成一疋疋(同匹)布。“晝夜”這一詞語就表現了這個勞動婦女所從事的織布勞動,不但不比“蠶務”輕松,反而更加忙碌、更加緊張,從而也就更能引起讀者的贊美與同情。
這首詩寫這個勞動婦女從采桑養(yǎng)蠶到紡紗織布全部勞動過程,她從春到夏,夜以繼日地辛勤勞動,因此,一個勤勞善良的勞動婦女形象便活生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了。另一方面,詩的末句“早成匹”的 “匹”一語雙關,既是布匹的 “匹”,又是男女匹配的 “匹”。因此,這位農村婦女不但是一個熱愛勞動的女子,而且還是一個多情的,向往美好愛情、幸福婚姻的女子。她是多么渴望有一個男子來向她表達愛情、并進而與她結成終身伴侶啊!真是年輕女子誰個不善懷春,終年辛勤勞動的女子更是感情豐富,向往幸福婚姻的女子。本詩共四句,在每一句里都有一個時間詞,一句 “春傾”,二句“夏開”,三句 “晝夜”,四句 “早”,一連用了四個時間詞語,既表明了時間順序,并點明詩題 “夏歌”,又寫出抒情女主人公從春到夏,從日到夜緊張的勞動過程,以及對幸福愛情婚姻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也使全詩四句聯系緊密,結構嚴謹。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秋歌·其十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秋歌·其十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