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浣溪沙》原文與賞析
髻綰湘云淡淡妝,早春花向臉邊芳。玉腕慢從羅袖出,捧杯觴。纖手令行勻翠柳,素咽歌發繞雕梁。但是五陵爭忍得,不疏狂。
這首詞原載 《云謠集雜曲子》。西漢元帝以前,每筑一座皇帝陵墓,就要在陵側置一個縣,令縣民供奉園陵,稱為陵縣。其中高帝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個陵縣都在渭水北岸(今咸陽市附近),合稱五陵。因地近都城長安,且迭次遷來很多富豪,風俗奢縱。唐玄宗以前,李唐王朝也有五個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通常借指五座陵墓。唐玄宗時,五陵是豪族名門聚居和王孫公子尋歡逐樂的場所,歌苑酒樓產生了大宗侑酒享樂的樂舞和歌辭?!对浦{集雜曲子》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作品是描寫盛唐時代 “五陵年少”那種 “訪云尋雨、醉眠芳草、狂歌院落”生活的?!拔辶辍笔鞘⑻茣r代詩歌曲辭的重要題材之一。這首 《浣溪沙》就是描述五陵“紈绔追歡、歌伎買笑”的歌辭,上篇偏重寫歌伎之色,下篇偏重寫歌伎之藝,最后點出五陵紈绔的疏狂。
五陵紈绔往往好色思傾國,所以這首詞也就從色寫起。開端“髻綰湘云淡淡妝,早春花向臉邊芳”二句,極寫歌伎之美???,她云髻淡妝,面如春花一樣秀美,大有神女下凡之勢。古代描寫女子紅頰嬌艷,常用花來比喻。如 《詩經·魏風 ·汾沮洳》: “彼其之子,美如英?!敝祆浼ⅲ?“英,華(花) 也。”韋莊 《女冠子》: “語多時,依舊桃花面”。白居易 《長恨歌》:“英蓉如面柳如眉”。成語“如花似玉”、“花容月貌”等等,均以花來形容女子的美貌。湘云,湘水上之云,暗喻其如湘水神女,也暗示了她的身份。因為神女、云雨、柳絮、桃花,從唐以來,久已用來作為形容歌伎的詞匯。歌伎在筵席之前捧杯遞盞用手,所以“玉腕慢從羅袖出,捧杯觴”二句特寫其“玉腕”,潔白的手腕像玉一樣瑩潔光潤,其美貌自不難想見。杜詩有“越女天下白”之句,也舉膚色來說美。慢,緩也。潔白如玉的手腕,緩緩從羅袖中露出,給人以動態美麗的感覺。
歌伎還要以歌舞博得貴人們的歡心,所以下篇的“纖手令行勻翠柳,素咽歌發繞雕梁”二句,就寫歌伎能歌善舞。行,謂執柳而舞。勻,謂舞拍之勻,非柳多寡之勻。這句寫歌伎執柳而舞,舞拍均勻,舞步從容,舞姿優美?!袄@梁”,用 《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 而余音繞梁欐麗, 三日不絕”之意, 形容歌聲美妙。 “戀嬌態女”的“五陵年少”,面對如此色、藝俱佳的“嬌態女”,早已垂涎三尺了。詞的最后兩句“但是五陵爭忍得,不疏狂”,就寫出了他們的這種丑態。但是,猶言“凡是”。爭忍,怎能忍住的意思。爭,猶言“怎”。疏狂,輕狂,狂蕩?!盃帯弊衷斐傻姆磫栒Z氣,與否定詞“不”字構成肯定意思的行文法,加重了 “疏狂”一詞的力量,將紈绔子弟那種急不可待的縱欲心理暴露無遺。
這首詞以嚴肅而批判的態度直率地寫出“五陵年少”那種迷花戀柳的腐朽生活,其意義是積極的,非但沒有引起人們的向往,反而激起人們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憎恨。另外,這雖是一首寫玩花惜柳的詞,但也寫得清新自然,極少花間詞中婦女的那種濃厚的富貴氣和脂粉氣。
上一篇:《先秦民歌·汾沮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浣溪沙》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