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為將軍何可羞!
六月重裀披豹裘,
不識寒暑斷他頭。
雄兒田蘭為報仇,
中夜斬首謝并州。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雜歌謠辭》
西晉至隋,是一個豪強橫行的時代。無數(shù)“亂世英雄”紛紛逐鹿中原, “宇內(nèi)分崩,群兇肆禍”(《魏書·儒林傳》),人民遭受著慘重的災(zāi)難。這首歌謠,揭露了西晉豪強汲桑任意殺戮無辜的殘暴罪行,反映了那一時代豪強逞兇、草菅人命的惡跡,同時也贊揚了殺死汲桑的英雄田蘭為民除害的義舉。 “并州”,晉十九州之一,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
第一句, “士為將軍何可羞”用感嘆的語氣寫豪強汲桑自稱“大將軍”的事。 “士”,武士。 “羞”,在這里是可恥的意思;“何可羞”,意思是何等可恥。這一句意思是說,本是一個武士的汲桑,卻自稱“大將軍”,這是多么厚顏無恥呵!據(jù)《晉書·石勒載記》的記載,汲桑原在成都王司馬潁的手下,司馬潁叛亂死后,汲桑和石勒聚眾為盜,搶掠郡縣,汲桑自號“大將軍”,并以石勒為前鋒都督。這一句,辛辣地諷刺了汲桑自命不凡、得意忘形的丑惡嘴臉。
“六月重裀披豹裘,不識寒暑斷人頭”兩句,寫汲桑荒淫無道、殘忍暴虐的行徑。 “裀”,通“茵”,兩層床墊; “重裀”,這里指厚褥墊。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汲桑在炎熱的夏天,座下墊著厚厚的褥子,身上穿著豹皮衣,并讓十多人用扇子為他扇風,如果稍覺不涼爽,他就把打扇的人殺死。這兩句以具體事例列舉了汲桑的罪惡,真切地表現(xiàn)出這位“亂世英雄”的兇狠殘暴。
汲桑的暴虐行徑,激起了人民的極大憤怒,人們恨之入骨,早想把他除掉。 “雄兒田蘭為報仇,中夜斬首謝并州”兩句,便是寫田蘭為民除害,大快人心的義舉。 “謝”,這里是宣告的意思; “謝并州”,意思是向并州的百姓宣告除掉汲桑的消息。史載,并州的大姓、被人們稱為英雄好漢的田蘭,為了給并州人民報仇,終于將汲桑斬于平原(今山東平原縣),為民除了大害。并州百姓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 “士女慶賀,奔走道路而歌之。”(《樂府廣題》)這兩句詩,充分表現(xiàn)了并州百姓對田蘭的愛戴之情和贊美之意,以及人們在鏟除暴徒之后的無比歡欣鼓舞的心情。
《并州歌》反映的豪強肆虐的現(xiàn)象,在當時具有代表性。如有個豪酋“好裝飾美姬,斬其首,洗血置盤上,與賓客傳觀。”(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可見豪強貴族是何等殘忍。這首《并州歌》以現(xiàn)實主義的筆法,深刻反映了具有時代特征的社會問題,提供了可以和史書相互印證的真實、生動的歷史資料。同時,歌中對除暴安良的英雄田蘭的熱情歌頌,也反映了北方人民久亂思治、渴望太平生活的強烈愿望。
上一篇:《布谷鳥》原文|賞析
下一篇:《扶箕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