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詩歌《人與時※》原文與賞析
一人說,將來勝過現在。
一人說,現在遠不及從前。
一人說,什么?
時道,你們都侮辱我的現在。
從前好的,自己回去。
將來好的,跟我前去。
這說什么的,
我不和你說什么。
【注釋】 本詩最初發表于1918年7月15日北京《新青年》第5卷第1號,署名“唐俟”。收《集外集》。
【析】 這首詩可分兩部分。前一部分開頭三句采取引述對話的方式,寫三種人對 “時” 的不同說法:(一) 認為 “將來勝過現在”; (二) 認為 “現在遠不如從前”;(三)對前兩種說法不以為然,實際上認為現在最好。對于這三者,詩的第二部分用五行詩作答。
詩人在回答時,并沒有采用一問一答的對答方式,而是把“時”擬人化,犬牙交錯,靈活照應,卻又針鋒相對地予以回答。“你們都侮辱我的現在”一句,是全詩的核心之句,是總提,深刻揭示上述三種說法的共同點,即否定、無視和不敢面對現實,不能正確對待現在,也即 “侮辱我的現在”。認為現在遠不如從前的說法,“時”當然不會茍同,更不會有人響應,跟著走,所以只能孤單地“自己回去”,即回到墳墓里去。魯迅在《熱風·隨感錄·五十七·現在的屠殺者》中,憤怒斥責“明明是現代人,吸著現在的空氣,卻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語言,侮蔑盡現在,這都是‘現在的屠殺者。’”但對“將來勝過現在”的說法,“時”是積極肯定的,所以詩人表示愿意自己和他一道前進,爭取美好的未來。當然,要真正做到這點,不應停留在口頭上講和單純幻想階段,而應象《野草·過客》中的那個過客,重視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同時付諸實踐,做一個抓住現在努力前進的人。對于第三種人,他們以安于現狀為滿足,卻又講不出“什么”來,又不想改革現狀,所以“這說什么的,我不和你說什么”,語言連環相套,自然而又詼諧,以什么對什么,乃是最好的回答。
這首詩中所寫到的“時”,實際上是作者的化身。詩人在談“時”時,避免了概念化的空洞描述,采取問答與對比相結合的方式,生動批評不重視現實的錯誤觀念,對迷戀以往的復古主義者,以及糊里糊涂對現實無所追求者,表示徹底的摒棄,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勇敢地面對“現在”,又執著地追求未來的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以及不斷跟隨時代前進,要求改革的奮發進取精神。
上一篇:魯迅雜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魯迅雜文《從幫忙到扯淡》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