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詩歌《《而已集》題辭》原文與賞析
這半年我又看見了許多血和許多淚,
然而我只有雜感而已。
淚揩了,血消了;
屠伯們逍遙復逍遙。
用鋼刀的,用軟刀的。
然而我只有 “雜感” 而已。
連 “雜感”也被 “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
我于是只有 “而已” 而已!
以上的八句話,是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十四夜里,編完那年那時為止的雜感集后,寫在末尾的,現在便取來作為一九二七年的雜感集的題辭。
一九二八年十月三十日,魯迅校訖記。
【析】 《而已集·題辭》是一篇戰斗性強、藝術精妙的詩作。其突出的藝術特征之一,就是巧借舊作來諷喻現實,賦舊作以新意。據魯迅在篇末所述,它本系《華蓋集續編》的終卷之作,但直到1928年10月出版《而已集》時方作為該集題辭而發表。這一巧借,便從根本上決定了它在思想內容上的雙關性特別是在批判、諷刺對象上的雙向性。作為1926年的詩作,它明顯是面對“三一八”慘案前后的社會現實有感而發的篇章,它所包蘊的思想情感,也是 《華蓋集續編》 中如《無花的薔薇之二》、《死地》、《可慘與可笑》和《記念劉和珍君》這類憤怒之音的進一步強調與渲染。但是,當其一旦被魯迅“取來作為一九二七年的雜感集的題辭”時,這兩年前的舊作便立即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和意義。作為引領《而已集》 的序言,它所對應的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的中國那血腥的現實,是對《而已集》雜文創作的時代背景與作家心態的有力揭示,也是對《而已集》雜文思想內容高度而形象的概括。注意到這首詩在思想內容上的雙關性特別是在批判、諷刺對象上的雙向性,我們也就把握了開啟其藝術大門的鑰匙。于是,魯迅在“這半年”中所親見的那“許多血和許多淚”,便是明指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實則暗指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魯迅在廣州等地所親見的國民黨新軍閥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的大逮捕和大屠殺。而那些“用鋼刀”、“用軟刀”殺人且“逍遙復逍遙”的屠伯,也是明指段祺瑞政府和陳西瀅這類幫兇文人,實則暗指國民黨新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第三節中那“連 ‘雜感’也被 ‘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時”這一詩句,是明指當年陳西瀅等人對魯迅雜文的詆毀。陳西瀅刊于1926年1月30日 《晨報副刊》的《致志摩》中說:“魯迅先生一下筆就構陷人家的罪狀。……可是他的文章,我看過了就放進了應該去的地方——說句體己話,我覺得它們就不應該從那里出來——手邊卻沒有。”魯迅對此還擊,同時,也暗含了國民黨反動派那森嚴的文禁。全詩就是這樣巧用舊作,以寓新意;明寫歷史,暗諷現實,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批判現實的戰斗力量。
將新老屠伯與“我”對舉,將血淚現實與“我”的“雜感”交織,層層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是該詩在藝術上的又一突出性。詩的第一節先寫“我”親見的血淚現實。一個“又”和兩個“許多”,寫出這人間慘劇的深廣,悲憤之情躍然紙上。接著筆鋒一轉,轉向寫“我”和“我”的雜文。一句“我只有雜感而已”,既表現了用筆戰斗的 “我” 不能用刀槍去懲治那些新老屠伯的心中之恨,又表明了 “我”以雜文為武器去與敵人斗爭的決心。這一節詩單刀直入,提領全篇,定下了全詩的思想感情基調。第二節緊承第一節,由對血淚現實的正視深入到對“屠伯們”的逼視。一面警醒人們不僅要注意“用鋼刀”的屠伯,更要提防那“用軟刀”的幫兇,一面又點出這兩種屠伯都尚未受到應有懲治,正“逍遙復逍遙”的現實。然后又轉向寫“我”和“我”的“雜感”。盡管 “淚揩了,血消了”,但“我”卻不能忘卻那許多血淚,更不能容忍屠伯的逍遙,“我” 已寫下了紀錄這血淚和屠伯暴行的雜文,它們就是“我”投向敵人的利器。這里加引號的“雜感”,不再是泛指魯迅的雜文,而成了 《華蓋集續編》和《而已集》的專有名詞。較之上節,這節詩所表現的悲憤之情和戰斗意識更加深沉有力。第三節巧借陳西瀅的原話,順勢將批判筆鋒直指那些專“用軟刀”殺人的 “屠伯”,接著一句“我于是只有 ‘而已’而已”,既意在表明自己的《而已集》正是在與兩種“屠伯”的斗爭中寫成,又旨在表明自己絕不會因他們對“我”的威壓和詆毀而放棄戰斗的雜文創作。“戰斗正未有窮期”,“我”將在刀光血色中更奮然而前行。在這節詩里,魯迅那堅韌頑強的戰斗精神表現得更加突出和鮮明。
在魯迅為數不多的新詩中,《而已集·題辭》在形式上是較為整飭的。全詩八行三節,首尾兩節各二行,在形式上完全對稱。中間一節為四行,唯其如此,方給人以一種在整齊中求變化的美感。這首詩所使用的藝術手法也靈活多樣。三節詩的末句所形成的回環往復,既把感情表達逐層推向深入,又強化了該詩的抒情性。在第二、三節中用引號一再強調“雜感”和“而已”,使本詩所引領的《而已集》一再突現,強化了本詩的“題辭”功用。對陳西瀅原話的引用,起到了為其畫像和順勢一擊的作用。特別是那“而已”兩字的貫穿全篇,由于它絕非一種無可奈何的哀嘆,而是反語,它的一再出現,不僅呼應了題目,而且形成了對新老屠伯的有力嘲諷。
上一篇:魯迅雜文《“此生或彼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魯迅詩歌《一二八戰后作》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