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歌行
無名氏
【原文】
昭昭素明月,輝光燭我床。
憂人不能寐,耿耿[1]夜何長。
微風吹閨闥[2],羅帷[3]自飄揚。
攬衣曳長帶,屣履[4]下高堂。
東西安所之[5],徘徊以彷徨。
春鳥翻南飛,翩翩獨翱翔。
悲聲命儔匹[6],哀鳴傷我腸。
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裳。
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7]。
【注釋】
[1]耿耿:心中難以忘懷的樣子。
[2]閨閩(tà):婦女所居內室的門戶。
[3]羅帷:絲制的帷幔。
[4]屣履:穿上鞋子。屣(xǐ),鞋子。
[5]安所之:到哪里去。
[6]儔(chóu)匹:文中指鳥的伙伴。
[7]穹蒼:天空。
【作者介紹】
本篇為樂府古辭,作者不詳。
【賞析】
本篇為樂府古辭,是一首閨怨詩,《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其題解說:“《傷歌行》,側調曲也。古辭傷日月代謝,年命道盡,絕離知友,傷而作歌也。”此詩情景寂寥,情緒細膩,洋洋清綺。
全詩分為兩段。上一段到“徘徊以彷徨”為止,寫憂人夜不能寐;下一段寫夜不能寐的原因。
這首詩在藝術上有一個很顯著的特色:它是以女主人公的感情沖動為線索層層展開,步步升華的。“昭昭素明月”,起句平平,看不出什么。“輝光燭我床”,原來她醒著。醒而臥,臥而起,起而徘徊。先是悲,由悲到泣,由泣而吟,由吟而憤,由憤到訴。感情越來越強烈,行動越來越大膽。正是這種強烈的感情,大膽的行動,使古代許多優秀的女子沖破了封建禮教的牢籠。這首《傷歌行》的重點不是寫傷,而是在禮贊閨中女子的憤怒的呼喊。沈德潛《古詩源》說:“不追琢,不屬對,和平中自有骨力。”
上一篇:《人月圓·山中書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農臣怨》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