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解】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小詩。泊,是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河名,發源于江蘇溧水縣東北,西經今南京市入江。相傳,秦始皇鑿鐘山,疏淮水,因此得名。
此詩通過描寫夜泊秦淮聽歌一事,表達了詩人對晚唐統治者荒淫奢靡、紙醉金迷的不滿之心,也體現了詩人深切憂慮國家命運和前途的情懷。
秦淮:即秦淮河,橫貫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流入長江。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本詩用委婉隱曲的筆法,寫的是晚唐風雨飄搖的歲月里的一種憂國情緒,諷刺的對象是那些醉生夢死、茍且偷安的上層人物。
此詩前兩句寫所見之景,描繪出煙月迷蒙的凄冷之境,意在點明時代背景,兩個“籠”字也烘托出詩人心頭縈繞著的隱隱愁緒。后兩句寫所聽之音,即酒家傳來歌女所唱《玉樹后庭花》的歌聲。歌女唱什么是由聽者的趣味來決定的,由此可見詩中說“商女不知亡國恨”乃是一種曲筆(也叫委婉,指寫文章時故意離開本題,而不直述其事的寫法),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國家多難之際,不以國事為重,反用這種亡國之音來尋歡作樂,這怎能不使詩人產生歷史又將重演的擔憂呢?“猶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連接成線,意味深長。“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于委婉的曲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沉的悲痛和無限的感慨,堪稱“絕唱”。這首詩所表現出的一位正直知識分子的憂國情懷,正是歷代每逢國家危亡之際人們想起這首詩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治水必躬親
下一篇: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