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解】
明正德年間,宦官當權,為了搜刮錢財,大批宦官以各種名義到地方勒索。官船所到之處,吹起喇叭擺威風,地方官吏豪紳亦乘機勒索。這首散曲借物抒懷,借用喇叭為題目,尖銳而深刻地諷刺宦官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的罪惡。
【注釋翻譯】
鑒賞分析
這是一首奇特的詠物曲,詩歌表面上句句寫的是喇叭和嗩吶,實則處處寫的都是宦官,揭露了他們敲詐百姓的罪行,活脫脫勾畫出一群宦官趾高氣揚、專橫跋扈的丑惡嘴臉。
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比喻的寫法,用口部呈碗狀向外擴展的喇叭、嗩吶,來比喻那些狐假虎威、咧著貪得無厭的大口在那里裝腔作勢的官僚們,形象而又生動地將他們丑惡的形象揭露出來,充分發(fā)揮了散曲適于揶揄、諷刺的特點。“全仗你抬聲價”中的“你”,就暗喻了官和喇叭是一類東西。
其次作者還運用了“吹喇叭”的夸張寫法。為官們抬身價的鋪天蓋地的喇叭聲,對百姓來說是大念緊箍咒,聽來只覺得頭皮發(fā)麻,百姓哪還有心思去分辨吹的是什么調調。“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就是采用了夸張的修辭,對封建社會作了灰飛煙滅、必然滅亡的預測,現(xiàn)實意義相當深刻。
全篇語言幽默、犀利,運用白描手法,寫來輕松活潑,暢快流利,在詼諧的言語中流露出沉痛憤慨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下一篇:木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