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萇楚
隰有萇楚(1),猗儺其枝(2)。夭之沃沃(3),樂子之無知(4)。
隰有萇楚,猗儺其華(5)。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6)。
隰有萇楚,猗儺其實(7)。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8)。
【譯詩】洼地上長滿茂盛的羊桃,隨風飄曳,枝細而苗條。光澤耀眼,枝繁葉茂,堪羨它無知無慮,自長自消。羊桃兒茂密,長滿了水洼,開出了朵朵悅目的芳花。光澤喜人,隨風搖曳,堪羨它自生自長,無累無家。羊桃兒繁盛,生長在水邊,滿枝的果實色澤妍妍。其色宜人,其狀美好,堪羨它沒有雜務(wù)之絆牽。
【解析】《詩序》說:“《隰有萇楚》,疾恣也。國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無情欲者也。”此詩寫萇楚之“猗儺”明麗,以為起興之筆,以襯自家心靈之幽昧而煩惱也。詩人何必抒發(fā)其“疾其君淫恣”之情邪?君之恣情,與彼何干?大凡好詩佳詠,愁花泣月,皆詩人自身之幽怨也。誰肯唯他人之疾是憂哉?此說比附牽強,可不待言。堪羨草木之無知,實唯嘆惋自身之有知。嘆惋有知,必有哀怨。哀怨者何?似亦不必深究,哀怨則已矣!“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倘人們不知此為后主之言,亦不知作者為何人,其無可奈何之哀愁亦足以感知。朱熹以為:“政煩賦重,人不堪其苦,嘆其不如草木之無知而無憂也。”此說固然不無道理。然而詩中又言“樂子之無家”,必有家庭之煩惱。家庭之苦自然可從“政煩賦重”而來,然而未必沒有別的來處。故朱說也未足定論。有人以為,此詩為“悲觀厭世之詩”,固然推斷不錯,然而“悲”,未必就是“悲觀”;“悲觀”,也未必就要“厭世”。此人見草木之欣榮,心艷羨之,便是尚未厭世,因為這草木也不在世外。解詩,最忌這種推理,推出三步,往往謬之千里。然而推者自以為步步有據(jù)。人之不智,往往在于太聰明。古今如此解詩者多矣。郭沫若以為此詩乃破產(chǎn)貴族所作,然而非破產(chǎn)貴族,抑或非貴族,則無哀怨者乎?
上一篇:經(jīng)典《陶淵明》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jīng)典《青山》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