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塞
仆持節朔庭(1),自燕山向北。部落以三分為率,南人居其二(2)。聞南使過,駢肩引頸(3),氣哽不得語,但泣數行下,或以慨嘆,仆每為揮涕憚見也(4)。因作《出·入塞》紀其事,用示有志節、憫國難者云。
妾在靖康初(5),胡塵蒙京師。城陷撞軍入,掠去隨胡兒(6)。忽聞南使過(7),羞頂羖羊皮(8)。立向最高處,圖見漢官儀(9)。數日望回騎,薦致臨風悲。
【解析】作者以使者的身份出使金邦,燕山本是漢人的土地,如今漢政權的使者來此卻是出使,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作者也實際上帶著這種愧疚的心情而前往的。此詩巧妙地描繪一位女子,詩中從頭至尾寫的是她。詩的小序是泛寫普通的南人,詩中卻唯寫一人,那么,此人就成為眾人的代表,也就是成了典型。這女子自敘靖康年間金兵攻破京師汴京,自身被“胡兒”掠來的經歷。及見到南使來臨,她羞愧自己一身胡裝;此時也登上高處想見到南使的“漢官威儀”,顧不得羞愧了。這女子的儀態可能是作者在人群中偶然見到的,霎那間給作者創作上的觸發。此女子何人?既然住在京師,便可能是官宦或書香門第之女,于是她對所謂的“漢官儀”感情也就更深了。此詩中感情的描寫是極為微妙的。小序中寫“仆每為揮涕憚見”,而此邦的女子也是一個“羞”字。女子的羞愧(可能)是因為嫁給了“胡兒”,又著上了胡裝;作者的“憚見”是因為這屈辱的使者身份。而這“羞愧”與“憚見”都是因為他們還有廉恥。作為朝廷的官員,國破家亡是有責任的,而民間一弱女子何責之有?被逼嫁人是無可奈何(除非一死,而為這樣的“漢家”而死也實在是不值得)。作者所有委婉的筆法都寓托一個意思:真正應該“羞愧”的是朝廷,是貪圖偏安享樂的皇帝。這樣,詩的蘊含就更為開闊了。
上一篇:經典《儲光羲》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八聲甘州》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