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呂·寄生草〕感嘆
姜太公賤買了磻溪岸,韓元帥命博得拜將壇。羨傅說守定巖前版,嘆靈輒吃了桑間飯,勸豫讓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煙閣一層一個鬼門關(guān)(1),長安道一步一個連云棧(2)。
【解析】元散曲中不乏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特別是最高統(tǒng)治者有較深認識的作品。這首曲就是其中之一。這首曲起筆便連用五典。其中有姜太公垂釣磻溪,遇文王而出仕;有漢將韓信封壇拜將,屢立戰(zhàn)功,終被殺戮;有殷高宗的賢相傅說隱居山林、筑版修澗于前,出仕為相于后;有晉國靈輒為報晉靈公的大夫趙宣子于桑陰間的一飯之恩,在晉靈公命其刺殺趙宣子時倒戟救宣子;有豫讓忠于先主智伯,當(dāng)趙襄子滅智伯后,身涂漆為癩,口含炭為啞,喬裝打扮刺殺襄子,事敗被殺。這五個臣子忠于主子的故事中,有功成后得善終者,有功成后被殺者,有功亦未成亦未被殺者。作者對這些有何評說呢?他“羨”的是隱居者,“嘆”的是以大行報小恩者,“勸”的是愚忠者。總而言之,他認為這些人為統(tǒng)治者出仕、賣命都是不值得的。這種思想,在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拼命倡導(dǎo)“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情況下,更顯可貴。為什么為統(tǒng)治者效忠、賣命不值得呢?作者于結(jié)尾處做了鮮明的、肯定的回答。哪一個朝代的最高統(tǒng)治者在“履至尊而至六合”之后不大肆殺戮功臣呢?即使唐太宗一代雄主,于凌煙閣中懸功臣畫象,贊功臣事跡,其殺心也必有,殺機也必露。那些功臣名將,哪一個不是在鬼門關(guān)上掙扎呢?長安道系指仕途,而仕途之上是有如棧道那樣艱險難行的。結(jié)尾的批判顯得分外有力。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能有這樣的見識,敢說出這樣的見解,套用今天的一句話來說,不能不說“有思想,有膽識”。
上一篇:經(jīng)典《〔仙呂·后庭花〕》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jīng)典《〔仙呂·寄生草〕飲》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