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吳文英·鶯啼序》春晚感懷
吳文英
春晚感懷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游蕩隨風,化為輕絮。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②。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 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③。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④,亸鳳迷歸⑤,破鸞慵舞⑥。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鑒賞】 這是詞中最長的調子,共四疊,二百四十字。詞人通過此調子有足夠的空間來抒發自身情感。陳廷焯在 《白雨齋詞話》 中評這首詞 “全章精粹,空絕千古”。
正因為此調子較長,因而詞人可在要表達的主題之外摻雜更多的內容,以達到烘托、映襯主題的目的。首疊的內容,陳洵說: “傷春起,卻藏過傷別” (《海綃說詞》)。“殘寒” 點明時間,與 “春事遲暮”相對應,“燕來晚”,“畫船載” 二句,話中有話,背后隱藏著詞人諸多感情事,這樣會引起讀者深揭謎底的興趣。“吳宮”的出現,似乎表明詞人對此處的印象的深刻。“念羈情” 二句,深感此時詞人的憂傷,只能“化為輕絮” 殘留在記憶中。這是寫游春而傷春。
首疊的景物描寫鋪下一層感傷色彩,卻為次疊的追敘打下了基礎,“十載西湖”的情事,如今歷歷在目。“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與情人初遇西湖的場景仍是記憶猶新。“溯紅” 二句中的“偷” 字深刻描繪出了當時戀愛時的那份羞澀和對戀愛的純真感悟,“倚銀屏” 幾句,刻畫出戀愛給詞人帶來的那份愉悅和歡樂,讓詞人盡情享受著那份愛。這是追敘與戀人的幽會。
正是有了次疊對昔日好景的動人追敘,也就為下疊中抒發心中惆悵埋下了伏筆。詞人善于在大段鋪設場景過后,筆鋒極力一轉,去體悟惆悵和傷痛,讓讀者在歡喜中過渡到憂愁,而且往往這種憂愁是最痛楚和最刻骨銘心的,此疊在尋訪中穿插對往日的回憶,“記當時” 數句正是 “十載西湖” 下的情景,“青樓” 依舊,而“臨分敗壁題詩”,在今“慘淡塵土” 中。時光流逝,歲月輪回,觸景傷情,如今已是昔日難再現了,人去樓空,孤寂早已涌上心頭。這是寫與情人別后的思念。
末疊引出懷舊傷今和長恨之情,“暗點檢”、“漫相思”,這種撕聲裂肺的吶喊,是詞人心靈的最大慰藉嗎?還是孤獨無助的發泄,只得以 “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結束全詞,抑郁沉重。這是對亡故情人的憑吊。
詞人用娓娓道來的追敘方式訴說著自己情事的悲喜,讓人在字里行間感受到悲歡離合之情的憂傷,其訴說如在耳邊講述故事,下筆輕靈流暢、自然,真切動聽。
上一篇:《晁端禮·綠頭鴨》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辛棄疾·菩薩蠻》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