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鹿門山歌
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題解 《一統(tǒng)志》:“鹿門山在襄陽府城東南三十里?!?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menghaora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孟浩然厭倦了塵世的喧囂和人間的追名逐利,于是仿效鄉(xiāng)先賢龐德公的行跡,在襄陽鹿門山開辟一個隱居處,不時前去小住。本詩大約寫于中宗景龍二年(708年)至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之間。
簡析 該詩用對比的手法描繪了兩幅意境和氛圍完全相反的畫面。前四句通過黃昏時分山寺悠揚的晚鐘聲、渡口上人們爭相過渡的喧鬧聲和沙灘上人群急急忙忙歸家的身影,描繪喧囂的充滿世俗生活氣息的場景。后四句描繪的則是鹿門山頂皎潔的月光,漫山若隱若現(xiàn)的樹林,巖石林立,松徑幽深,仿若與世隔絕的靜謐山景。在這里,他才感到自由自在,瀟灑飄逸,深感“唯有幽人自來去”,形象地表現(xiàn)出詩人的隱逸志趣與淡泊情懷。
上一篇:《無題》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子夜歌(四首選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