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微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滄浪亭在今江蘇蘇州市城南。據葉夢得《石林詩話》記載:“姑蘇州學之南,積水瀰數十頃,傍有小山,高下曲折相望,蓋錢氏時廣陵王所作……慶歷間,子美(蘇舜欽字子美)謫廢,以四十千得之為居,旁水作亭曰‘滄浪’。”這首詩就是蘇舜欽在其所筑滄浪亭內所寫,其旨趣正如胡仔所說的那樣,是“真能道幽獨閑放之趣也”(《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二)。
全詩緊扣“初晴”來寫,細膩地狀寫了雨后初晴游亭時的所見所聞,并由此表現了作者“靜中情味世無雙”(《滄浪晴吟》)的閑情逸致。起句從“初晴”寫起,用的是曲筆:“夜雨連明春水生”。一夜的綿綿春雨直下到天亮方止,清晨啟戶所見,滄浪亭畔的池中積水已經漲高了幾寸,這就從反面點出了雨后初晴,為下文的正面摹寫“初晴”景致墊底。接著,就把視線轉向天空,直接描寫天上的云影和晴光,以顯示出“初晴”的景物特色。詩人在這里選擇了云團和太陽作為其主要的描摹對象,構筑了“嬌云濃暖弄微晴”的“景語”。這句句子中包含多層意思:首先,由于是雨后初晴,所以空氣中的濕度仍然很大,因此天上的云團也顯得姿態多變、千嬌百媚(故曰“嬌云”);其次,太陽畢竟已經露面,這就重給大地帶來了春日的暖意(故曰“濃暖”);第三,更有意思的是,太陽和云團(一則象征“晴”,一則象征“陰”)之間的“斗爭”還未結束,但太陽的“勝利”已成定局,故而詩人就把這種乍晴還陰、乍陰還晴的“初晴”景色給了“弄微晴”的三字形容,煞是準確生動。“弄”者,做弄也,嬉弄也;“微晴”者,初晴也,薄晴也。它們就以動態的描寫,顯示了“初晴”的特征。行文至此,詩人又進而把筆觸轉向自己賞新晴的心理感受:“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這兒的一個關鍵字眼是個“靜”字,不過其繪聲繪色卻仍不離“初晴”的題旨。上句“簾虛”指簾內無人,暗寫“靜字”;“日薄”,言陽光淡薄,暗切“初晴”;“花竹靜”則一以明點“靜字”,二亦以表示花竹剛經雨洗、又復沐浴日光,仍含而不露地襯托了“初晴”的景色。下句寫乳鳩的時而對鳴,更是“一句兩用”的妙語:一則以動襯靜,用美妙動聽的鳥鳴來反襯滄浪亭內的闃靜,二則乳鳩(布谷鳥之類)多在雨過天晴時鳴叫,這又綰合了“初晴”的題目。所以綜觀全詩,可謂是緊扣題目、寫景貼切之作。
上一篇:歐陽修《別滁》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覯《讀長恨辭(二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