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早春二月的楊柳。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柳之作可謂不少,其中亦不乏精彩描寫。然而賀知章此篇卻能獨冠群芳,流傳既長且廣。其妙處就在于它通篇皆用新穎之“比”,不僅描繪了風中新柳的搖曳之姿,更表現出了其迷人神采。形神兼備,給人以無限美好聯想。
“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幻化成了美人。玲瓏可愛,猶如初試新裝的少女,亭亭玉立。“碧玉”在古代詩詞中,常常作為年青美女的代稱。樂府吳聲曲辭《碧玉歌》中,就有“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之句,歌詠了一個二八少女的動人風姿。“碧玉小家女”之語,甚至一直流傳至今。賀知章此處用“碧玉”二字,可謂一箭雙雕。不僅與下句的“綠”字相應,寫出了春柳青翠欲滴的醒目色澤;且借碧玉女的美貌和豆蔻年華,寫出了所詠之柳的年青可人,仿佛使人看到一棵嫩綠之柳勃勃生長于眼前。“妝成”二字,傳神地刻畫了“碧玉一樹”由冬返春時所展現出的特有新貌,傳達出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并引出了下句對春柳著裝的具體刻畫,使得上下承接自然。
春柳幻化為美人,那么它那千萬條披拂下垂的的青枝,也就隨之而變成美人新衣的絲帶了:“萬條垂下綠絲絳”。一個“垂”,與上句的“高”相互映襯,在寫出其亭亭玉立的身姿之后,又暗示出其在春風之中纖腰裊娜婆娑之態,使得形象更加完備而有神采。而這搖曳低垂的“綠絲絳”又自有一種新妝初著的整齊、明朗、娟秀之美。并引出下面新奇別致的問答。
“不知細葉誰裁出?”這一問,不僅使春柳嫩葉的清新精巧畢現,并且生動傳神地透露出詩人的贊美和驚嘆。而“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回答,語氣自信,明確而不含糊。比喻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絕。它將春風和春柳之間那復雜而微妙的自然關系,說得那么簡明、生動、形象而又富有情趣,給人以異常豐富而又美好的聯想。
化平凡為神奇,使詩作充滿生氣是此詩的主要特色。它先寫柳、再寫枝、后寫葉,依次道來,若是庸筆,必然寫得平淡而呆板。而賀知章卻以一連串環環相扣的新奇想象、巧妙比喻,翻陳出新,使春柳與美人形象處處疊合,不僅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而且大有春風撲面之感,渲染出了一種生氣勃勃的濃郁氣氛,給人以春光宜人的精神享受。
上一篇:張籍《與賈島閑游》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張籍《酬朱慶余》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