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這是一首寫法獨特的詩。全詩沒有一句寫人,而是通過對深閨的陳設和時令變化的細致描寫,暗示出深閨主人的心情,意境幽深,耐人尋味。
作品從外到里,逐層描寫。先寫綠色的欄干,再寫繡花的門簾,再深入室內寫屏風,然后再寫床上的鋪設,使讀者仿佛和作者一起從外到里進行觀察,這就可以使讀者在獲得有層次的感受后產生共鳴。
作品在寫法上還有以下特點:一是較好地運用了表色的詞。欄干是綠色的,屏風是猩紅色的,顏色都很鮮明,并且互相映襯,顯得十分艷麗,透露著青春氣息。二是通過景物描寫暗示深閨主人的身分。門簾是繡花的,涼席是龍須草編織的高級涼席,褥子是錦緞的,暗示深閨主人是位貴族婦女。三是通過景物描寫反映時令變化。低垂的門簾,涼席下鋪上了錦褥,都反映了巳涼未寒的早秋特點,這就使結尾的“已涼天氣未寒時”來得十分自然。四是通過景物描寫渲染了一種淡淡的寂寞的氛圍。室內室外空無一人,門簾低垂,屏風靜立,方床空設,加上略帶傷感情味的“已涼天氣未寒時”,使人很自然地感到一種淡淡的寂寞的氣氛。五是通過景物描寫烘托深閨主人的心情。氛圍的寂寞暗示深閨主人的寂寞。屏風上畫的是折枝花(一種花卉畫法,所畫花卉沒有根),這就使讀者可以想見深閨主人必然會對花自憐,感慨自己青春易逝。空設的八尺方床,暗示了一種熱烈的期待。這幾者結合起來,就反映了深閨主人的愛情沖動和無可聊奈的心緒。讀者想見至此,也要禁不住心弦為之顫動了。
這首傳誦至今的反映男女情愛的詩,是作者《香奩集》中的佼佼者,在唐人詩中也是不多見的。袁枚《隨園詩話》說它“耐想”,孫洙《唐詩三百首》說它“通首布景,并不露情思,而情愈深遠”,都十分中肯。構思奇巧,寫法獨特,內涵豐富,曲折委婉,耐人玩索,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上一篇:黃巢《題菊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韓偓《哭花》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