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兼無葉里花。
蛺蝶飛來過墻去,應疑春色在鄰家。
這首小詩,抒寫了詩人雨后的惜春之情,取景十分平常簡單,卻能在平中見奇,寫得妙趣橫生,極富詩意。
前兩句,詩人緊扣題目,以鮮花代替抽象春光,通過雨前雨后花的變化對比,表達了自己對逝去春光的眷戀。花蕊,即花心。雨前,春天初回大地,人們剛剛看到花兒開放,始露花心,一場連綿陰雨過后,便只剩下滿院綠葉,不見一朵鮮花了。繁紛熱鬧的花事被攪殺了,明媚喜人的春光白白流逝了,這場陰雨也下得時間太久、太惱人了。詩人漫步小院,看著有綠無紅的殘春景象,怎能不感到掃興和失望呢!這兩句字面上看是紀事寫景,卻包含著一股深深的嘆逝之情,為下聯的轉騰變化作好了情緒準備。
第三句,緊承前聯,轉起一筆,另開新境。正在詩人憾恨、失望之際,小院內突然飛來一群蛺蝶,原來這些小精靈們也是久困陰雨,好不容易盼到春晴天氣,到這里來尋餐春色的。這無疑給詩人帶來些許慰藉,我們似乎看到詩人的目光在同蛺蝶一起飛舞。然而,由于小院內畢竟已是芳菲落盡、花事全了、春意闌珊了,這些蛺蝶同詩人一樣,也大失所望,懊喪地飛過墻去,使小院內變得更加落寞、更加寂寥了。望著這些翩翩而來又紛紛而去的蛺蝶,失望又重新籠罩了詩人。深深的惜春之情,使他萌生出一種奇想:莫非這些蛺蝶懷疑春色到了鄰家。
這首短詩,將自然界描寫得如此生動具體、天真可愛,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它立意新穎,構思靈巧,戲語雅趣,啟人神智,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上一篇:崔道融《讀杜紫微集》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孫光憲《竹枝詞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