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
連天芳草晚萋萋,蹀躞花邊馬不嘶。
蜂蝶已歸弦管靜,猶聞人語畫橋西。
這是寫西子湖春天傍晚的景象,以湖上游人的情狀表現景物之美。先點明節令與時間:連天芳草的春天,游人歸去的傍晚。謝靈運《悲哉行》云,“萋萋春草生,王孫游有情。”迷人的萋萋芳草,使游人留連忘返。因此,緊接一句,“蹀躞花邊馬不嘶”。茂密的芳草一片碧綠,怒放的春花姹紫嫣紅,相得益彰,景色奇麗,使暮靄催歸的王孫公子不得不徘徊瞻顧,依依不舍。蹀躞,意思是小步行走。馬兒不嘶,說明駿馬也為之陶醉。人們熟悉“馬嘶山谷響,弓寒桑柘鳴”(庾信《伏聞游獵》),“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杜甫《后出塞》)的詩句,極易聯想到“馬不嘶”便是升平氣象。朵朵春花會引來蜂鳴蝶舞,也會引來奏樂侑酒的賞花會。現在,蒼茫暮色,“蜂蝶已歸弦管靜”,一切歸于沉寂,寧靜、安謐,喧囂的紛紜一掃而空。畫橋西邊傳來了陣陣笑語,這才是西子湖的知音。他們是西湖美的真正領略者。當蜂蝶飛舞、弦管轟響之時,可以說是塵俗籠罩西湖。晚霞滿天,暮靄沉沉,西湖呈現出高潔、幽靜的美質。這是詩人所領悟的美的境界。前三句一意貫穿,芳草春花與王孫蜂蝶,雖然留連,終于歸去。第四句為命意所在,畫橋人語,獨特的領悟,真正的愛美者。
上一篇:趙師秀《數日》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俞桂《江上》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