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六)》樂中悲
樂中悲
襁褓中,父母嘆雙亡。縱居那綺羅叢,誰知嬌養(yǎng)?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年時坎坷形狀。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這是塵寰中消長數(shù)應當,何必枉悲傷!
這支曲子是詠史湘云的。寫史湘云不幸的身世,豪爽的性格,預示其曾有短暫的美滿婚姻,但好景不長,很快便“云散”、“水涸”,最終還是樂中生悲的結(jié)局。全曲以史湘云自傷自嘆的第一人稱寫出。
史湘云是《紅樓夢》中僅次于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出身豪門,是賈母史太君的娘家侄孫女,自幼父母雙亡,由叔父忠靖侯史鼐撫養(yǎng)。因為這時的史家已非“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時代,加之嬸娘待她不好,所以這位侯門千金“在家里竟一點兒作不得主”,甚至連日常針線活兒也靠自己動手。叔父遷升外任,賈母才將她接到賈府暫住。史湘云生性開朗,爽直,待人熱誠,坦蕩,天真爛漫,胸無城府,大聲說笑,毫無顧忌,又常作男孩兒打扮,與寶、黛等人飲酒、行令,捋袖劃拳,只要有她在場,大觀園內(nèi)總是歡聲笑語。史湘云這種渾金璞玉般的性格使她在這女兒世界中別具一種風采。蘆雪庵割腥啖膻時,那番“是真名士自風流”的高論,醉臥芍藥裀那嬌憨不羈的情態(tài),更是足以令一切迂闊矜持的假清高者自慚形穢。有人稱“寶玉須眉而巾幗,湘云巾幗而須眉”,正道出了史湘云性格中這種丈夫氣概、陽剛之美的特點。但是,同《紅樓夢》中眾多女子一樣,史湘云最終也逃不脫悲劇的結(jié)局,在她樂觀、豁達的背后正隱藏著悲苦的厄運。
首二句“襁褓中,父母嘆雙亡”,寫史湘云還在嬰兒時期即失去了父母,足見其身世之苦。襁褓,包裹嬰兒用的衣、被之類。“父母嘆雙亡”應作“嘆父母雙亡”讀。“縱居”二句,寫寄養(yǎng)叔家之苦。湘云雖然出身于豪門貴族,但因父母早逝,寄人籬下而無緣享受到父母般的愛撫。綺羅,綾羅綢緞的泛稱。綺羅叢,是對富貴人家優(yōu)裕生活環(huán)境的形象化說法。以上四句具體描寫湘云幼年的不幸。
“幸生來”之句,寫湘云性格豪爽、豁達、天真無邪,從未把兒女私情放在心上。史湘云在大觀園的日子里,與眾姐妹相處坦然,毫無心機,即使在與寶玉的往來中也是兩小無猜、一片純情。她是大觀園中一位坦坦蕩蕩的真君子、偉丈夫。“好一似,霽月光風耀玉堂”句,比喻其胸襟坦蕩、光明磊落猶如雨過天晴后的風和月,潔凈無比。宋·黃庭堅《濂溪詩序》:“舂陵周茂叔(敦頤),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雨后或雪轉(zhuǎn)晴為霽。全句是說,史湘云品格高潔、胸懷坦率,就像雨過天晴后月光照耀下的白玉殿堂那樣潔美無瑕。
“廝配得”句,是說湘云也曾有過短暫的美滿婚姻,嫁給了一位“才貌仙郎”。廝配,匹配之意。“博得”二句,則是史湘云對婚后生活的向往。她希望能與這位才貌雙全的仙郎天長地久,白頭偕老,永遠相愛,以此來抵銷她幼年時代所經(jīng)受的艱辛與坎坷。準折,二者折價相抵的意思。坎坷,原指道路崎嶇不平狀,引申為人生經(jīng)歷的艱難、曲折。史湘云幼年喪失父母,被叔嬸收養(yǎng),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故曰“幼年坎坷”。“終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句,暗寓湘云的名字,預示湘云的婚姻悲劇。高唐,用宋玉《高唐賦》中楚懷王游高唐,夢中與巫山神女相歡會的典故。湘江,用舜帝之妻娥皇、女英二妃死后為湘水之神的典故。此處用“云散”、“水涸”來比喻男女歡樂成空,暗示史湘云婚后幸福生活極其短暫,很快便夫婦離散了。
末二句“這是塵寰中消長數(shù)應當,何必枉悲傷”,是史湘云自我寬慰語。湘云雖則心胸開闊、性情豁朗,但對其自身這種悲慘遭際最后也只能以命中注定來寬解自己。塵寰,即塵世。消長,指事物的增減、盛衰、盈虛、生死等現(xiàn)象。數(shù),即氣數(shù)、命運。數(shù)應當,是說氣數(shù)已盡,在劫難逃。既然消長有定,氣數(shù)已盡,枉自悲傷又有何用呢!依然是史湘云曠達豁朗的性格表現(xiàn)。
全曲悲壯、豪放,揮灑自如,頗具史湘云風姿,堪稱曲如其人。脂硯齋稱贊它“悲壯之極,北曲中不能多得”。這話是不錯的。
曲中說“廝配得才貌仙郎”,那么這“才貌仙郎”是誰呢?他們的結(jié)局到底怎樣的不幸呢?續(xù)書未作精細描述。對此,紅學界歷來說法不一。有人根據(jù)原稿第三十一回的脂評“后數(shù)十回若蘭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等有關材料,推測史湘云后來“廝配”的這位“才貌仙郎”即第十四回曾出現(xiàn)過的頗有俠氣的貴族公子衛(wèi)若蘭。既稱“才貌仙郎”,當然是一對稱心如意的美滿姻緣,可惜為時不久,便由于某種原因而“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了。他們并從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回目上推斷史湘云與衛(wèi)若蘭一直到老都過著雙星分離的生活。也有人根據(jù)有關材料推測說,史湘云后來淪為乞丐,嫁給了落魄后以擊缽為業(yè)的賈寶玉,最后又分了手。更有人進一步推斷,史湘云嫁給賈寶玉可能是在寶玉第一次出家還俗之后,但不久賈寶玉又一次受到打擊,終于被迫與史湘云分手,再一次出家,并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點破塵緣,帶回到青埂峰去“復還本質(zhì),以了此案”了。
以上諸說,可供讀者參考。
上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八)》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紅樓夢曲十四首(其十)》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