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子
白發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此詩作于東晉安帝義熙十一年(公元415年)。詩人時年51歲,痁疾一度加劇。這時的政局更加動蕩,處于朝代更迭的前夜。詩人于極度悲哀失望之中,寫下此詩。
詩首二句點出詩人寫詩時的病弱衰老。人到暮年,總要為子息的前途命運而籌謀,何況貧病衰弱的詩人,勢必產生無窮的憂慮。因此下承二句,寫其五子“不好紙筆”,故而責備,以之扣題。淵明五子,儼、俟、份、佚、佟,乳名舒、宣、雍、端、通。中間八句,排列分述,兩句一嘆,至為感人。阿舒初生之時,淵明作《命子》詩: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盼他長大以后不象自己而成為子思一流的人材,這是望子成龍之意。如今已16歲,尚且為學懶惰,深傷慈父之心,令人讀來嘆惜??鬃诱f: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卑⑿袑ⅰ爸緦W”(15歲),正是立志苦讀之時,而于文術毫無興趣,常令慈父失望,讀者也不禁為之惋嘆。 阿雍、阿端年已13,竟然不辨六七,愚笨如此,慈父心灰意冷之態可以想見。阿通將及9歲,只懂尋梨覓栗。四子已然,幼子何望,不覺潸然淚下,令人嗟嘆再四。題為責子,責之良深,但終久不失慈父之心,字里行間充滿親切和藹之情,真可以說是無可奈何的苦笑了。末尾二句以曠達的胸襟結束,更凝聚了詩人的深情。 “天運茍如此”既道出子息命運,無可替代,詩人不能也不屑修兒孫福的心理秉性;更深含著國勢衰微,命運難以預卜,即令五子好學,又將何為!憂思難平,姑且借酒澆愁,以求一醉方休。
淵明詩向以自然著稱。這首詩敘寫平淡,卻真情漸露。詩里那種慈父對五子的摯愛之情,是在嚴厲責備中表露的。而且年齡不同,語氣各有差異;由大到小,切責漸成戲謔。語調由嚴而寬,傷感由輕至重,一片慈父愛子真情,躍然紙上。蕭統序之曰: “論懷抱,則曠而且真?!鄙畹脺Y明詩之旨趣。
上一篇:讀曲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贈吳均|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