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這是一首歌頌真摯友情的詩篇,但一般認為是贊揚夫婦間篤誠情好的詩,這是不確的。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說明遠方來客的情誼。 “端”,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杜預注: “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說明相離極遠,老朋友還是這樣好,句平意遠,富有感情。 “文彩雙鴛鴦”是對“遺我一端綺”的申足。 “合歡”,指合歡花紋,即指有雙鴛鴦的圖案。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是由“合歡被”生出的聯想。 “長相思”是絲綿的代稱,在被中裝絲綿叫“著”。沿邊裝飾叫“緣”。緣在四邊的絲縷,綴結起來要打結, 可以解開的叫“紐”,即“活結”;解不開的叫“締”,即死結,這里當指后一種。裝“長相思”而聯想老朋友的情意綿長;沿邊裝飾,而聯想老朋友情意牢固。雙關語運用得如此工致貼切,足見民歌對《古詩十九首》的深刻影響。結尾直抒胸臆,點明主旨,贊揚融合無間的珍貴友情。
《古詩十九首》反映思婦游子的詩是大量的,這首詩的主旨就顯得有點特殊,但前人也有認為是“見朋友不以遠近易心”的(隋樹森《古詩十九首集釋》)。對友情的歌頌,是古代詩歌較為普遍的一個主題,但對“不以遠近易心”,如此珍惜,這就要聯系到當時的社會了,東漢晚期,社會黑暗,世態炎涼,人與人之間關系是“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明月皎夜光》)而這位老朋友, “相去萬余里”,心卻“尚爾”,這怎能不使主人公感慨萬端?所以才發出“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的心聲吧!
“故人心尚爾”,是全詩的“眼”,是照亮主人公心扉的一盞明燈,故作者在安排這一詩句時,是頗費匠心的。從心理活動的軌跡看, “遺我一端綺”之后,應是“文彩雙鴛鴦”,而在“一端綺”、“雙鴛鴦”之間,忽插“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確如張庚所說, “是倒句之妙”,十分傳神地表現了“目擊心驚之切”( 《古詩十九首解》),足見《古詩十九首》構思的精巧。
上一篇:安世房中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小麥謠|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