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居為別倍傷情,何事從戎獨遠(yuǎn)行。千里按圖收故地,三軍罷戰(zhàn)及春耕。江天渺渺鴻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莫學(xué)仲連逃海上,田單空愧取聊城。
亦用意作結(jié),五、六是謫居為別處。
【箋釋】
[盧侍御] 不詳。劉長卿尚有《歸弋陽山居留別盧邵二侍御》,似為一人。《資治通鑒》卷二二二代宗廣德元年(763)春正月:“李懷仙遣兵追及之;(史)朝義窮蹙,縊于林中,懷仙取其首以獻(xiàn)。”河北相繼平定。故劉長卿詩有“千里按圖收故地,三軍罷戰(zhàn)及春耕”之句。又,《舊唐書》卷一一《代宗紀(jì)》:寶應(yīng)元年五月“丁酉,御丹鳳樓,大赦”,“內(nèi)外文武官三品已上進(jìn)爵,四品已下加階……內(nèi)外官三考一轉(zhuǎn)”,而劉長卿尚在江西,未得量移,遂有“謫居為別倍傷情”之嘆喟。
[從戎] 《資治通鑒》卷二二二代宗廣德元年:正月閏,“癸亥,以史朝義降將薛嵩為相、衛(wèi)、邢、洺、貝、磁六州節(jié)度使,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御使,李懷仙仍故地為幽州、盧龍節(jié)度使。時河北諸州皆已降,嵩等迎仆固懷恩,拜于馬首,乞行間自效;懷恩亦恐賊平寵衰,故奏留嵩等及李寶臣分帥河北,自為黨援。朝廷亦厭苦兵革,茍冀無事,因而授之。”胡三省以為“河北藩鎮(zhèn),自此強(qiáng)傲不可制矣”。按“漳水”句,盧侍御似入薛嵩幕。河北藩鎮(zhèn),強(qiáng)傲難制,擁兵自重而廣為招攬人才,故長卿有“何事從戎獨遠(yuǎn)行”以委婉諷諫。
[圖] 輿圖。《周禮·夏官·職方氏》:“職方氏掌天下之圖。”注:“如今司空輿地圖也。”
[及春耕] 猶言兵士解甲歸田尚來得及春耕。
[漳水] 源出于太行山,東北流經(jīng)相、洺、邢、冀等州。
[仲連] 魯仲連。《史記》卷八三《魯仲連列傳》:“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書曰:‘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卻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顧燕王之無臣,非忠也;殺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齊,非勇也;功敗名滅,后世無稱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說士不載,故智者不再計,勇士不怯死。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愿公詳計而無與俗同……’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歸而言魯連,欲爵之。魯連逃隱于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于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戰(zhàn)國策·齊策六》亦載此事,略同。此二句乃勉勵盧侍御建功立業(yè)、封侯拜相而流芳百世。
上一篇:《萼嶺四望》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劉方平(十四首)》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