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蒼鷹守,今朝欲下鞲(起兩扇對)。因令白馬將,兼道覓封侯。略地關山冷,防河雨雪稠。翻弓騁猿臂,承箭惜貂裘。設伏軍謀密,坑降塞邑愁。報恩唯有死,莫使漢家羞。
對仗層層,工力悉敵。“坑降”句,戒之也。一結,見古人直言不諱。杜子美《送嚴武入朝》云:“君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用意正同。
【箋釋】:
[彭將軍] 不詳。云中,《通典》卷一七九“云中郡”:“云州,今理云中縣。戰國屬趙,秦置云中郡,二漢因之。晉屬新興郡,后魏道武帝自云中徙都平城,即此,置代尹。隋初屬馬邑郡,大唐置云州,或為云中郡。”《元和郡縣圖志》卷一四“云州”:“《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屬并州。春秋時為北狄地,戰國時其地屬趙。其后,武靈王自代至高闕為塞,而置云中、雁門、代郡,今州即秦雁門郡,地在漢雁門郡之平城縣也……武德四年,平劉武周,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界定襄城,移云州及定襄縣于此,后為黙啜所破,移百姓于朔州。開元十八年,復置云州及云中縣。”
[下鞲] 革制臂套,馴鷹時候所用。《后漢書補逸》卷六《趙勤傳》:“趙勤,南陽人。太守桓虞下,車葉令雍霸及新野令皆不遵法,乃署勤督郵,到葉見霸,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霸即解印綬去;勤還入新野界令,聞霸已去,遣吏奏記陳罪,復還印綬去。虞乃嘆曰:‘善吏如良鷹,下鞲即中。’”
[白馬將] 三國時魏將龐德,字令明,曹操拜為立義將軍,勇武善戰,常騎白馬,有“白馬將軍”之稱。后因用作統軍將領的喻稱。《三國志·魏書·龐德傳》:“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關)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后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猿臂] 謂臂長如猿,可以運轉自如。《史記》卷一〇九《李將軍列傳》:“廣為人長,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裴骃集解引如淳曰:“臂如猨,通肩。”唐羅鄴《老將》:“弓欺猿臂秋無力,劍泣虬髯曉有霜。”
[貂裘] 貂皮制成的衣裘。《淮南子·說山訓》:“貂裘而雜,不若狐裘而粹。”唐薛逢《俠少年》:“綠眼胡鷹踏錦鞴,五花驄馬白貂裘。”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裘》:“服貂裘者,立風雪中,更暖于宇下;瞇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貴也。”
[坑降] 活埋已經投降的兵將。《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余萬皆坑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又同書卷七《項羽本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新安城南。”《文選·潘安仁〈西征賦〉》:“眄山川以懷古,悵攬轡于中途。虐項氏之肆暴,坑降卒之無辜,激秦人以歸德。”此處以白起隱喻彭將軍善于用兵。
上一篇:《憶皎然上人》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拜新月》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