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雜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晨行梓道中,梓葉相切磨。 與君別交中,繣如新縑羅。
裂之有余絲,吐之無還期。
這是一首漢代民歌,在漢樂府中屬“雜曲歌辭”。“雜曲歌辭”是后人由于不詳這些歌辭本屬樂府中哪種聲調(diào)、或當(dāng)時這些歌辭未被樂府采摭,于是這些歌辭就自成了一類,名之為“雜曲歌辭”。這一類中,保存了較多的漢代民歌。這一首題為“雜歌”,可能就是一首無題的民歌。
品味全詩,我以為這當(dāng)是一首女子與其戀人絕交的歌。
“晨行梓(zi)道中,梓葉相切磨。”晨間走在長滿梓樹的道路上,梓樹的枝葉在風(fēng)中搖曳,相互拂動。首句敘事,次句繪景,雖已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但在全詩中還只是“起興”。風(fēng)中梓葉間親暱的情態(tài)引動了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變異的思索。“與君別交中”,此句直抒其事,她與君斷絕了交往。“繣(hua)如新縑(jian)羅”,此句比喻又兼象聲,絕交的堅決就如同撕裂一幅新織的絲綢,“繣”又是象聲詞,形容破裂的聲音,一聲“繣”的裂帛聲,比喻著也象征著女主人公割斷了情絲。“裂之有余絲”,及至絕裂以后,才又感到情猶未斷,正如撕裂的縑羅尚有余絲相連;而且“絲”又與“思”諧音,“有余絲”亦即“有余思”,這一句是運用了比喻又兼諧音。不過,我們的女主人公終于沒有后悔,她還是堅決了起來:“吐之無還期”。“吐”字雙關(guān):承上“絲”,表現(xiàn)蠶吐絲后決不再收回,含比喻意,借喻人既已作出決斷就不能反悔;承上“思”,則表示人要把舊情毫不可惜地傾吐掉,再也不回顧,再也不思索。這一句則是借雙關(guān)和比喻來直言其情了。
這首古代民間短歌由人物的行動導(dǎo)出景物作為起興,再用直敘、比喻、象聲、諧音、雙關(guān)等多種抒情手法,在短短三十字中,把女主人公起伏、宛轉(zhuǎn)、幾經(jīng)轉(zhuǎn)折的微妙感情軌跡,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從而也塑造出一個情感豐富、性格剛強的女性形象。民歌用字用韻遠(yuǎn)較文人詩活潑自由。這一首二、四句押“歌”韻,五、六句轉(zhuǎn)而押“支韻”,而一、三句尾又是重字,從聲韻上形象地顯示了女主人公情感上的波折。至于這位女子因何與“君”絕裂,她如今晨行梓道將走向何方,詩中都一筆未涉,語已盡而事未盡、情未盡,給讀者留下廣闊的藝術(shù)空間去思索、去品味。
上一篇:《晏幾道·木蘭花》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沈佺期·雜詩》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