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山西省·恒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恒山,又名常山、大茂山、太恒山、元岳、紫岳等。相傳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至此見山勢險峻,奇峰壁立,遂封恒山為“北岳”。秦始皇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曾被崇為天下第二山。漢武帝曾來此祭祀,宋帝曾在此頂禮遙祝,北魏時,太武帝拓跋燾親自登臨恒山天峰頂。恒山號稱108峰,東西綿延500里,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立,氣勢雄偉。主峰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7米,分東西兩峰,東為天峰嶺,西為翠屏山,兩峰對峙,渾水中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天險,宋時,楊業父子曾在此以險據守,抵抗外族入侵。恒山在西漢初就建有寺廟,歷代都有修建,明、清時有 “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可惜多數已遭破壞,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及懸空寺等10多處。恒山自然景色很美,山上層巒疊翠,千峰競秀,奇洞藏嬌,溪澗潺流,百鳥爭鳴,煙云繚繞,氣象萬千,古有恒山18勝景。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恒山留下墨跡,題書“壯觀”二字,至今仍鐫刻在峭壁上。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詩名] 北岳廟
[作者] 賈島,字浪仙,唐代范陽 (今北京附近)人,曾出家為僧,取號無本,好吟詩,在長安騎驢得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字本欲用 “推”,未決,舉手作推敲狀,不覺沖了京兆尹韓愈的轎子,韓愈問其故,并為他定用 “敲”字,二人交了朋友。韓愈勸他還俗應考進士,但屢試不中。他的詩樸素淡雅,很少有艷麗詞藻,用典也較少。
恒岳嶙峋四望開,正逢春色氣佳哉。
風煙下瞰中原盡,形勢遙從萬里來。
吾廬東岱登臨歸,爭長崔巍未易裁。
[詩名] 登北泉
[作者] 毛如瑜,字貴甫,清代山東信陽人,久不得志,歸游五岳。
[注釋] ●中原盡:說登恒岳,中原景色盡收眼底。●形勢句: 形容山勢綿亙和走向。●吾廬句: 說明作者家在山東,離泰山不遠。東岱,東岳泰山,又名岱宗,故稱東岱。●爭長句:說東岳泰山與北岳恒山,到底哪個更加巍峨高大,不好下判斷。爭長,比較。裁,判斷,裁判。
云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
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
仙臺臨日迥,風窟護云屯。
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詩名] 登北岳
[作者] 汪承爵,明代臨清 (今山東臨清) 人,進士出身。
[注釋] ●云中: 原名云州,唐代改為云中郡,后又稱云州,治所即今之太原市。北岳所在的渾源縣為云中郡屬縣,故詩中以之代稱北岳。●天下脊:言山勢極高,像天下的脊梁。●八水句:渾河上游八條支流均在恒山一帶向西南方向匯合。●群峰句:從恒山南眺,但見群峰低下,其狀如蹲。意謂恒山最高。●仙臺:指北岳峰頂北岳觀。●臨日迥: 面對著太陽,又高又遠。●風窟: 北岳觀兩側,懸崖壁立,中間空虛,風似虎嘯,名虎風口。風窟當指此。●空憐: 只可惜。●昏: 昏暗。
日落西門映遠空,金烏影上玉屏風。
余輝反照千山色,滿谷參差入畫中。
[詩名] 夕陽巖
[作者] 邢云路,字士登,安肅 (今河北省徐水縣) 人,明萬歷進士,官至陜西按察副使。
[注釋] ●夕陽巖:又名夕陽嶺,是北岳名勝。面西壁立,孤屏如削,夕陽返照,紫霧繚繞,猶如帷幕,非常壯觀。嶺上青苔點綴,山巖嶙峋,極其秀麗。●西門:西邊日落之地。●金烏:太陽。●玉屏風: 指夕陽嶺。●反照: 即夕陽返照。
萬狀云崖垂化久,遙連紫塞郁馨收。
松樓別具三分景,獨立北天壯燕幽。
[詩名] 恒山會仙府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紫塞: 長城的別名。
上一篇:關于描寫《江西省·徐孺子墓、祠、亭》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西藏自治區·拉薩》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