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寄懷素上人
已見槿花朝委露,
獨悲孤鶴在人群。
真僧出世心無事,
靜夜名香手自焚。
【前解】
此非泛然相寄,乃是因驚生悔,因悔生悟,因悟生慕,于是作詩寄上高僧,便算一通大懺悔文。言槿花朝開暮落,已是至促,今又見有朝即委露者,于是吃驚不小,甚悔孤身落在人群,不知真僧之出世也。既忽又悟,彼真僧自是心頭無事,故得出世,我則心頭未免有事,云何能出于世!因而乘靜夜、爇名香,遙望白云,敬禮雙足,蓋慕之至也。
窗臨絕澗聞流水,
客至孤峰掃白云。
更想清晨誦經處,
獨看松上雨紛紛。
【后解】
此極寫真僧之無事也。“窗臨絕澗”,我與世何事?“客至孤峰”,世與我亦何事?而或者又疑,雖無世事,或猶有僧事,則我見其清晨趺坐,更不誦經,只是看雨,此則不惟無已下事,甚至并無向上事。嗚呼,至矣![“紛紛”字,妙!便是摩醯首羅豎亞一目看四天下七日七夜雨也。]
上一篇:金圣嘆《石城》批注賞析
下一篇:金圣嘆《秋夕對雨寄史近崔積》批注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