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岸》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之左,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邃密,林障秀阻,人跡罕及。東南隅有一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又,參見“非熊卦”條。
【釋義】磻溪是姜太公未達時垂釣之處。在今陜西寶雞市東南。
【例句】①也不學嚴子陵七里灘,也不學姜太公磻溪岸。(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嚴光曾入朝覲見光武帝,姜太公后來輔佐文王,都沒有真正做到隱姓埋名,所以作者不學他們的榜樣。②陳摶睡足西華山,文王不到磻溪岸。(喬吉[南呂·玉交枝])反用磻溪垂釣典故,表示自己隱居的決心。③姜太公賤賣了磻溪岸,韓元帥命博得拜將壇。(查德卿[仙呂·寄生草]《感嘆》)惜姜太公輕易放棄在磻溪垂釣隱居。④我又不曾垂釣在磻溪岸口,大夫也,我可也無福吃你那堂食玉酒。(關漢卿雜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第二折[倘秀才])司馬德操以姜太公垂釣為例,說自己無心于世事。
上一篇:元曲典故《碧筩》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秉燭游》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