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秋蕊香》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簾幕疏疏風透,一線香飄金獸。朱闌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
這是一首寫離愁別緒的詞。不直寫自己對歌妓劉淑奴的思念,而寫劉淑奴對自己思念,以襯托自己對劉淑奴的刻骨思念。這是翻進一層的寫法,表明自己對情人愛之深,思之切。想象中情人思己的動作、心神,時刻地浮現在自己眼前,自己身入畫境,情不自已,以聲淚砌成此詞。因此雖寫的是俗濫的題材與習見的主題,而卻以真情新意感染著讀者。
上片寫景,景中寓情。以時間、空間的拓展,描寫意象的變換,刻畫人物的心態。思婦眼中景,皆以心中情化出,情融景中,故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意境冷寂凄清。詞的開端兩句,寫屋內景物,由簾幕空疏而風從空疏孔中透入,拂面而來,感到有風從簾幕透入。再觀察室內景物,黃色獸形香爐里的一線香煙隨風飄散。風破簾而入,吹散香煙,打破了室內的平靜,攪動了女主人的平衡心態。從女主人觀察香飄與風入的認知過程,由外入室的景物描寫,可知女主人注意力在室內細小之物。仿佛她的神情隨著飄散的香煙而逸去。燃香是古代閨房中習見的事情,它可以御房中潮濕的霉氣,給女主人帶來芳香的味感,產生愉快的心態。香同閨房中女主人結成不解之緣,不可少的伴侶。因此香成為女主人寄情之物,也就成為文學作品表現女人心態的描寫意象之一。這里的“香飄金獸”,既是實景描繪,又是寄情于香。女主人注情于香,心隨香飄,表明室中無人,百無聊賴,以孤單之景襯托其孤寂之情。這種托香寄情的手法,于詞中常見。晚唐溫庭筠《更漏子》:“香霧薄,透簾幕”,韋莊《應天長》:“寂寞繡屏香一炷”,李煜《臨江仙》:“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等等,都是寄托或襯托愁情的。這首詞描寫風吹香飄,恐怕還有更深刻地用意,它可能喚起女主人對舊日歡聚此室,在馨香氛圍中,共度蜜月的回憶。而今離散,各在一方。如爐中香煙時聚時散。睹飄渺的香煙,而倍增其愁。逾念遠人,就逾感到此室凄涼難挨。一絲微風,一縷香煙,引起思婦心中的軒然大波。思念之情導引她走出室內,憑欄遠望,幻想所愛的戀人突然歸來。可是依遍了紅色欄桿,一直到黃昏之后,看不見遠方景物為止,她失望了?!氨椤弊趾斜閷さ募鼻兄榕c失望之情??臻g拓展,時間延伸,愁情更向縱深發展。繼之而來的是明月的升高,潔白的月光揮灑在大地上。仿佛可以給女主人帶來搜尋遠方目標的希望。可是雖然月華如晝,但已是夜間,一切行旅之人都在靜謐的月光之下,終止了自己活動。到何處去尋找所思之人呢? 唯見簷廊上月光如晝了。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思念所思之人,飲恨泣血地渡著不眠的日夜啊! 詞至此煞住上片,同時開啟下片抒情,由形入神。
下片換頭,“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瘦?!笨坍媰刃捏w驗,點明上片以景所襯之情的性質是“別離”。這兩句敘中有比,以酒的濃烈滋味喻別離的痛苦體驗?!坝凇弊衷谶@里是比較之意,引出喻體的酒。別離之痛苦是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抽象感情活動,詞人以人們所熟悉而又直接與間接了解過酒的滋味作比,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使人可見可感,并且可以喚起人的視覺與味覺的通感作用。酒的辛辣芳香味道,給人以濃烈地刺激。適量飲用,興奮愉快,飲多則醉,給人帶來痛苦。愛情使人有甜蜜與心醉之感,強烈追求它,但別離又使人陷入痛苦中,如癡如醉。兩者對于人有相類似的作用,調動人的通感活動。作為思婦體驗與比較兩種事物滋味,盡管其性質不同,但有可比之處,別情濃于酒。其理由是“著人瘦”?!爸弊忠馑际怯|及別物與附在別物上。這雖是說別離之情附在人體上,可使人瘦削下去。其滋味比酒更濃烈,日甚一日,其痛苦之情是無限的。這種用法是可感發人意的,有因有果。結尾兩句再逼進一層,揭示出潛在的心理活動。“此情不及墻東柳,春色年年如舊。”再以墻東柳對比別情,而感到不如。墻東柳年年春色如舊,而別情卻使自己日見消瘦,逾趨蒼老,青春消逝了。于對比中反襯己之不及。既關合“形瘦”,又深入神理,至此形神俱出。以有情之人比無情之柳,看似無理,但在藝術上又是合理,人之青春與柳之春色有共同之處,更重要的還是恰當地表現了思婦的癡情的精神狀態,因而作癡語。別情之苦又是可以想見的了。這種以墻東柳起興作比,反襯別情,以景結情,比直抒胸臆更富有藝術表現力,更能感染人。含不盡之意在言外。
這首詞寫別情,別開生面,明明是自己思念情婦,卻偏寫情婦思念自己,用以表明兩人相愛,兩地相思,非是眠花宿柳的好色之情。在寫法上又是情景相襯,互為因果。上片由室內爐香到室外朱欄、月華;下片由室內之酒到室外墻東之柳,比興寄托,情與景相襯與相融,和諧淳美。曲盡人意,非香艷詞可比。正因為張耒對情人愛戀之深,知人知心,才寫得這樣高妙入神。
上一篇:《杜牧·秋夕》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范成大·秦樓月》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