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光羲·釣魚灣》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本篇是作者《雜詠五首》的第四首。“釣魚灣”具體地點不詳,據詩意,大約是溪潭一處可供垂釣的地方。詩寫一男子蕩一葉小舟到釣魚灣,邊垂釣邊等待心上人的到來,直等到紅日西斜,仍不見情人踐約而來,于是系舟綠楊之岸,繼續等待。“釣魚”,是我國民間象征男女相互追求的隱語。漢樂府民歌《白頭吟》:“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xi隰)”,說的是男女情投意合,有如竹竿釣魚,竹竿柔長,魚兒歡快。本篇寫男子垂釣,實際上隱含希望與心上人結好之意。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首二句寫垂釣的時間、地點、環境,同時點題。這兩句用頂針的修辭手法,即上句最末字與下句第一字都是“春”,頗具民歌韻味。“青梅如豆帶煙垂,紫蕨成拳著雨肥。只有小橋楊柳外,杏花未肯放春歸。”(宋·方岳《春晚》)這是晚春里的一天,釣魚灣春水清綠,杏花如雨,灑落一地。他蕩著一片小舟來了,身上還留有幾片從岸樹上飄落下來的花瓣呢!環境清幽極了,高雅極了。這里或許是他和她經常幽會的地方,或許僅僅是第一回:景物如此宜人,不僅可讓人流連觀賞,而且還是垂釣的絕好去處,他掛上魚餌,伸長魚竿,危坐小舟。看那神色,若有所待,是在等魚兒上鉤,還是翹盼她的早點到來?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這兩句寫得興象華妙,很可玩味。兩句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水至清淺則無魚,潭本不淺,但極清,一時不見魚,故疑水淺;但又因荷動而知有魚,因有魚故知水其實不淺。水清,魚本極易見,但荷葉田田,魚覆其下,所以從荷葉搖動才知有魚在其下游動。下句的“知”,與上句的“疑”相應。上下兩句一懸一斷,意脈貫注。下句系化用謝朓《游東田》“魚戲新荷動”而成。這是從字面上看。從更深的層面看,水淺無魚,則垂釣無功,似乎在暗示所待之人或許不來? 荷動知有魚,垂釣或不至于徒勞無益? 垂釣人貌似平靜,而內心卻波瀾起伏,充滿矛盾。再則,水涘之人,以舟代步,荷葉的細微動靜變化,都緊揪著垂釣人之心。荷動,莫非是她的小舟所為,莫非她隨即就要到來?
太陽偏西了,心上人仍然未來,垂釣人并沒有灰心,他干脆將小舟維系在綠楊岸上,繼續耐心等待。或者他們曾有不見不散之約? 或者他就象古代抱柱的尾生,不見她來決不離開? “日暮待情人”,兼用魏文帝曹丕《秋胡行》“朝與佳人期,日夕殊不來”,及江淹《雜體詩三十首·休上人怨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暗示日暮而佳人未來。或許,他們當初已經約定,一待會面之后,將蕩雙舟隱入荷葉深處,所以當初來時舟并不系岸。然而時已薄暮,仍然孤舟一葉,好不孤單。“維舟綠楊岸”,一則寫出他內心活動的變化,再則寫出他等待的決心——干脆把舟拴起來等吧,不信她不來!
釣魚在民間本是一種隱語,此詩短短六句,前四句寫垂釣,至第五句出現“待情人”一語,方才將作意點醒,雖然婉曲含蓄,但一點也不顯得晦澀。詩歌明顯具有民歌那種健康活潑、韻味悠長的情調。詩境也寫得非常美,綠灣、春水、杏花、清潭、動荷、散魚、綠楊,意象鮮明。結句“維舟綠楊岸”,尤足以入畫,給人極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皇甫松·采蓮子(二首)》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無名氏·鎖南枝》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