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殿元·愛妾換馬》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噴日嘶風紅叱撥,目似火齊汗似血。
屈膝金屏出美人,邯鄲下蔡皆稱絕。
英雄有事在烽煙,紅粉生離未足憐。
愿將妾織鴛鴦錦,裁作銀鞍滿月韉。
《愛妾換馬》是樂府詩題,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卷七十三說:“《樂府解題》曰: ‘《愛妾換馬》,舊說淮南王所作,疑淮南王即劉安也。’古辭今不傳。”唐李冗《獨異記》卷中又有記載:“后魏曹彰性倜儻,偶逢駿馬,愛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換,惟君所選。’馬主因指一妓,彰遂換之。”后代詩人用此樂府詩題,未必歌詠美妾換名馬之事,而多寫馬之名貴,或人的倜儻風流。此詩歌頌那些一遇國家有急,則寧愿離開美妾,騎著駿馬,奔赴沙場的英雄。
前四句分寫駿馬與美人。一、二句寫駿馬:“噴日嘶風紅叱撥,目似火齊汗似血。”“叱撥”與“汗血”,皆駿馬名。唐天寶中,大宛進汗血馬六匹,分別以紅、紫、青、黃、丁香、桃花叱撥為名。岑參詩《玉門關蓋將軍歌》曰:“櫪上昂昂皆駿駒,桃花叱撥價最殊。”據《史記·大宛列傳》稱:漢武帝時“得烏孫好馬,名曰‘天馬’。及得大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 ‘西極’,名大宛馬曰‘天馬’云。”杜甫詩《洗兵馬》有“京師皆騎汗血馬”句。此詩說自己騎的馬希望如紅叱撥和汗血馬,吐氣長鳴,如噴日嘶風,眼神明亮,似玫瑰珠石。“火齊”,即指玫瑰珠石。班固《西都賦》云:“翡翠火齊,流耀含英。”左思《吳都賦》亦云:“火齊之寶,駭雞之珍。”劉逵注:火齊如云母,重沓而可開,色黃赤,似金。詩人用了這些形容駿馬的詞,寫出了駿馬的膚色、神采、聲音和目光,可見其馬確極珍貴。
三、四句寫美人:“屈膝金屏出美人,邯鄲下蔡皆稱絕。”“屈膝金屏”,指美人居住的華麗的閨閣。“屈膝”,為門窗的環紐、搭扣,其形狀如人屈膝狀,故名。梁簡文帝《烏棲曲》之四:“織成屏風金屈膝,朱唇玉面燈前出。”為方詩所本。這個美人從屈膝金屏中走出來,邯鄲、下蔡的公子王孫都稱贊為絕代佳人。“邯鄲”,趙國首都。“下蔡”,楚國貴族的封邑。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贊東鄰女子的姿色能“惑陽城,迷下蔡”。駿馬如此之珍貴,愛妾如此之美麗,二者不可得兼,如何抉擇?
五、六句一轉,明確表示自己的英雄氣概:“英雄有事在烽煙,紅粉生離未足憐。”因為邊疆報警,將有戰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英雄就應毅然決然地跨上駿馬,奔赴戰場,心愛的美人也無暇顧惜了。今日的“生離”,也可能就是最后的死別! 這充分表現了一位英雄以國家民族為重的氣魄。格調高亢豪爽,出語鏗鏘堅定。但人畢竟有感情,對美貌的愛妾則更甚,所以最后兩句又回筆寫自己對美妾的厚愛:“愿將妾織鴛鴦錦,裁作銀鞍滿月韉。”把愛妾織的繡有鴛鴦花紋的錦,裁剪作馬鞍和鞍的坐墊,這樣則可隨時隨地陪伴自己南征北戰,并給自己以鼓舞和力量。這二句詩把對愛妾的誠摯和對國家的忠誠融為一體。
此詩雖寫與愛妾離別,而這離別也可能就是死別。但詩中絲毫沒有纏綿凄惻的語言,悲切凄涼的感慨。相反,基調激越高昂,用語雄健剛勁,跌宕有致。沈德潛《清詩別裁集》卷九評方詩曰:“……高華伉爽,依傍一空,品不在嶺南三家下。”以為這類詩作可與屈大均、梁佩蘭、陳慕尹所寫的富有民族意識、關懷人民疾苦的詩相比擬,不無道理。
上一篇:《張元干·滿江紅》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晏殊·玉樓春》愛情詩詞賞析